正文 第20章 呂奉先敗北(1 / 2)

次日,曹操等皆至大寨,與眾諸侯商議如何破呂布之策,忽報呂布引大軍來到寨前大罵搦戰,這次九路諸侯齊出,分別列成九個方陣,旗幟鮮明,東郡因為日前出色的表現,所以這次排在中間方陣。

隻見那呂布騎著嘶風赤菟馬,手執方天畫戟,在場上來回馳騁,其後三萬軍馬亦擺開陣勢,陣前便是其精銳‘陷陣營’,場上一片肅殺的景象,沒有人大聲喧嘩,隻有刀劍摩擦聲和陣陣的馬蹄聲。

東郡三英正待命隨時準備出戰,這時北平太守公孫瓚早已見不慣呂布囂張氣焰、不可一世的表現,提槊縱馬出戰,其坐下白馬亦是不可多得的良駒,轉眼已到場中央,二人不打話便交上手,公孫瓚自非呂布的敵手,呂布手中方天畫戟*般地攻擊,戰不數合,公孫瓚頓時手忙腳亂,遮攔不住,方信呂布之勇,連忙拔馬便走。

這裏先提一下三國一支精兵,沮授為監軍時曾經對袁紹道:“公孫瓚喜好白馬,屢屢乘以破虜,虜皆呼之為‘白馬將軍’。故其選精銳三千,盡乘白馬,號‘白馬義從’,以實禁衛也。” 在三國的征戰中,“白馬義從”隻是一顆流星,它是公孫瓚的精銳騎兵部隊,雖然耀眼,可惜,隻經過短暫的輝煌,就在界橋戰役中被袁紹的大將鞠義殲滅了。

卻說呂布卻怎麼肯舍棄斬殺諸侯立大功的機會,便縱赤菟馬隨後趕來,那嘶風赤菟馬奔走如飛,若非公孫瓚馬亦飛快,早已為其趕上所殺,不過形勢也很危險。

我想張飛不是應該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然後出戰呂布,救下公孫瓚嗎?之後再來個正版的三英戰呂布,怎麼此刻卻毫無動靜,不禁望向北平陣營,卻見張飛神情似乎頗著急,圓睜環眼,倒豎虎須,挺著丈八蛇矛,似乎在和劉、關二人爭論什麼,而一旁的劉備卻對其搖頭,難道是劉備阻止張飛出戰?這是為什麼?

場上形勢十分危機,不容我再多想,眼看呂布就要趕上,右手舉起方天畫戟望公孫瓚後心便刺。

突然,一支長箭如流星般飛來,正好擊中其畫戟,力量之大,使其失了準頭,眾人見狀皆為公孫瓚捏了一把冷汗。

呂布更是大驚失色,他對自己的武力自是十分自信,即使是日前遇到常山三英圍攻,雖不能勝亦無所畏懼。而適才對方射出之箭的力度、準頭比自己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忙勒住馬兒舍棄追趕公孫瓚,公孫瓚方得以撿回一條小命,慌忙退入陣中不提。

這箭當然是出自陳秦的‘落日弓’,沒有這麼硬的弓也無法射出如此神箭,當然還要有其臂力方能拉開此弓。

我見呂布不再追趕公孫瓚,而在等待尋找射箭之人,便收起‘落日弓’,提起擎天神戟,拍馬出陣,眾人方知適才之箭是我所發,不禁重新打量我,見我現在尚敢單‘戟’匹馬來戰呂布,也都明白我並不是靠著裙帶關係坐上今天的位子。

呂布看我能發出那驚人一箭,知道我的武力不可小覷,也不急著上前交戰,細細打量我,見我年紀輕輕,相貌堂堂,目光如炬,然其目光多注意在我手中的擎天神戟和掛於馬上的‘落日弓’上麵,等我到了場上,方開口叫道:“來者何人?”

“我乃東郡陳秦陳興華是也,今日特來向奉先討教幾招,望奉先不吝賜教。”

“哈哈,東郡果然是人才濟濟,昨日東郡三人戰布不敗,今日以你的箭法,適才若對準我,則我非死也便重傷,布今日算欠你一個人情,日後我也會放你一命。”

見他說話倒還挺真誠豪爽的,不過曆史上呂布可是一個善變、反複無常之人,昨天之戰也是他敗了,雖然他有誘敵的可能性,我笑道:“我陳秦堂堂男兒,不慣放冷箭贏你,我要在戰場上明刀明槍地戰勝你,讓你輸得心服口服。”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