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個牛人(1 / 2)

王杲在遼東這塊是比較牛的人了,但最牛的還不是他。

第一牛人應該是當時明朝的遼東總兵李成梁。

李成梁這個人很傳奇。

首先身世就傳奇,因為到現在也沒確定他是哪的人。

明史上說他祖上是朝鮮人,後來歸了明朝,在比較大的城市鐵嶺當指揮僉事。

也有說他是蒙古人,女真人……

估計老李自己也不太清楚,所以一直也沒避謠,誰愛說啥說啥,反正是地球兒人。

李成梁是將門出身,但他的前半輩子和同樣是軍隊子弟的戚繼光比,那真是天壤之別,人家戚繼光十七歲就繼承了老爹的職務,當上指揮使了。李成梁混到四十歲還在家裏蹲著,到不是他不上進,他爸爸也給他掙了世襲的職位。

但問題是當這個官要先到北京報道,起碼讓吏部兵部的老爺見見人。怎麼說人家也是為國選材,連人都沒見就派你當軍官,你要是個小兒麻痹,打起仗來想跑都跑不了,對你本人也不負責嘛。

但李成梁去不了,原因比較雷人。

窮。

當時李成梁他們家就在鐵嶺。我算了一下,從鐵嶺到北京,坐火車大概九個來小時。距離不到八百公裏。

李成梁他家怎麼說也是個中高級軍官。一千多裏地的路費,就算從他20歲開始湊起,湊到40歲還沒湊齊。

見過窮的,沒見過這麼窮的!

這不是我說的,這是當時京城裏的官員的心聲。

他們家窮的名聲,能從鐵嶺傳到北京。這真是窮出檔次,窮出品位了。

後來遼東的巡按禦使實在看不下去了,資助了李成梁同學(在這直前他的身份一直是生員)幾兩銀子,這才順利到達北京,繼承了老爹留下來的職位,當了鐵嶺衛指揮僉事。

雖說過程有點曲折,但總算是有個好結果。

估計前幾十年在家沒事幹,光看兵書了,李成梁是厚積薄發。

當時明朝邊境主要是和蒙古人衝突。

大家打了快兩百年了,今天你搶我,明天我砍你。

搶完砍完,回家洗洗睡覺。誰也把不能把誰徹底辦挺。

老李不一樣,在家憋到四十好幾,頭發都有白的了,好不容易有個見功立業的機會,再不加把勁這輩子不就忽悠過去了?

蒙古人的好日子到頭兒了。

當時遼東這一塊最囂張的蒙古部落是插漢部,老大名叫土蠻,其實人家也不叫這個,正經官名兒叫圖們劄薩克圖汗。

土蠻這名字是明朝官員給取的,估計是嫌他自己這名字太長,過去也沒電腦,都是毛筆一筆一劃的寫,這兄弟又比較會找事,明朝官員天天寫戰報,實在不耐煩,幹脆我給你起個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