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昌平君的陰謀(1 / 2)

真相往往總是比想象中更加殘酷,昌平君為了不引人注意,每隔幾月的十五便會遣人送些食物來蘭池宮,以作團圓之意。

食物中有特殊的藥物,聯合熊冉的貼身侍女芙蓉一起給熊冉下藥,導致熊冉身體不適。

怕過了病氣給扶蘇,隻能常常派最信任的芙蓉照顧扶蘇,在照顧扶蘇時,芙蓉便給扶蘇洗腦。

芙蓉以扶蘇打碎珠子為由,告知扶蘇,秦王知道後會很生氣,再也不喜歡他。

讓他不要親近於秦王,否則秦王會知道是他打碎的,他和母親就會受到責罰。

為了證實芙蓉所言,昌平君便安排了幾次細作接近嬴政未果後被殺的戲碼,“恰好”讓扶蘇撞見了幾次,導致扶蘇對此深信不疑;

為了加深扶蘇的印象,昌平君甚至喪心病狂地讓芙蓉帶著當時年僅三歲的扶蘇,去看了那些觸犯秦律被行刑的犯人;

為了讓扶蘇親儒,昌平君說服嬴政為扶蘇尋找大儒啟蒙。

嬴政並不討厭儒家,甚至有很多儒者都能觸及秦政府的高級決策層。

昌平君又是扶蘇的親外公,所以采用了昌平君的提議。

那位大儒,正是昌平君精心為扶蘇準備的。

當時楚國太子來鹹陽為質時,為了加深秦楚之間的聯誼,娶了了一個秦女。

後來這個女子生下了一個孩子,就是如今的昌平君熊啟。

之後,太子熊完在楚國黃歇的幫助下逃脫了鹹陽。

如嬴政之父贏子楚一般,他選擇拋棄了自己的孩子和妻子,獨自逃走。

因有華陽太後庇護,熊啟才得以存活。

熊啟之女熊冉能嫁給嬴政,也受不了華陽太後在背後推波助瀾。

這也是為什麼即使嬴政對熊冉十分滿意,讓她而不是趙太後所選的女子成為了秦王妃,在後來稱皇時卻沒有立後。

熊冉是因為華陽太後才成為了嬴政的妃子,嬴政難免心存芥蒂。

二來好不容易華陽太後崩逝,身後的楚係勢力渙散。

嬴政對中央集權的偏執程度是你無法想象的,後來的秦二世和子嬰也都沒有立後。

就是為了防止權力分散到外戚手裏,畢竟連皇後都沒有,就更不會有太後親政的情況。

嬴政也沒有時間立後;

作為華夏第一個皇帝,當時有很多製度都沒有完善,都要嬴政自己一點點探索。

比起這些,立後其實對於嬴政來說算不什麼大事。

昌平君叛秦歸楚,讓李信腹背受敵,攜帶的二十萬大軍損失慘重。

有這樣的父親,立熊冉為後的阻力無疑會很大。

當時的嬴政如果想立,應該問題也不大。

然而對於那時的嬴政而言,父親不仁,母親不善,兒子不親。

他本身就少情寡愛,少年好友更是與他刀劍相向。

這樣的嬴政,怎麼可能有心思立後。

無神論者在最初並不是指不相信神的人,而是被神明拋棄的人。

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嬴政,他不是不需要,隻是從來沒有得到。

不過他並不會自我厭棄,而是會選擇讓自己成為神。

剛剛被母親拋棄的嬴政,在方思怡的提醒下,想起了自己已經是一個成家的大人了,不是那個身邊隻有母親的質子趙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