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桌子看真相
和本書作者強調多次的外貿經驗相同,作為一個曾經奮鬥在國內傳統貿易前線多年的現互聯網人表示,在國內做生意,很多時候,桌麵上的都是杯具、餐具,桌底下的交易才是真金白銀。所以對於本書的名字,特別有好感。互聯網的TABLES,也是一張翻手雲、覆手雨的桌子。這個T,今天是騰訊,明天也許是新浪;這個A,今天是阿裏,明天可能是支付寶。畢竟,連支付寶都必須被轉移出阿裏的話,還有什麼不可以轉的?互聯網的“桌子”,和任何傳統生意,本質上沒有區別。
為了說清楚互聯網的那些事兒,本書非常八卦地白描了幾位老大的發家史。有理由相信,作為TABLES的主角,他們肯定會看這本書,因為他們都是愛看書的文化人;也可以肯定,他們在看時會不斷蛋疼,因為他們都是不斷試圖樹立自己“偉光正”形象的主。
這就是本書的亮點所在,繞開了一切為成功企業立傳的刷漆行為,解構了成功人士的非人格局,把金字塔頂端的神拉回人間,然後告訴我們,隻要方向正確,堅持住,抓住了機會,你也有坐到那張桌子邊上去的時候。他們之所以能坐到桌子前麵,不是因為他們有特異功能,也不是因為他們神龍附體。這些老大也有很多缺點,比如說謊,比如做流氓軟件,比如走錯方向,比如為了廣告混淆用戶搜索結果,等等,但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們挨到了最後抓住機會的那個時候。
可貴的是,TABLES一書並不甘心僅僅描述一種現有的靜止局麵,而更多是通過故事的剖析,展開未來的趨勢圖。特別是後者L、E、S,它們不一定是現在的霸主,但代表了不同的三種中國互聯網發展格局。雷軍以投資的方式全線布局移動互聯網;周鴻禕最懂中國的低端用戶;而新浪最懂中國互聯網的高端用戶,特別是微博這一業務,已經徹底走出Twitter模式的樊籬,所以不再需要用T字頭向Twitter致敬,而是直接就微博了。
描述業界趨勢,不小心的話很容易理論化、專業化和僵硬化,乃至麵目可憎。而講述江湖八卦又容易陷入花邊的死胡同,庸俗不堪。但本書采取講八卦的方式推導產業趨勢,妙不可言。這樣做既避免了低級趣味,同時又深入淺出地揭示了中國互聯網未來的某種走向。
開始時,我就在想,為什麼作者會采用這種方式來講述互聯網業界的故事。但看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就明白了。也許,被媒體和眾多神話企業的公關書所影響,很多局外人還以為互聯網江湖很幹淨,企業家很技術,收入很幹淨,競爭很規矩。其實,在相同的一個管製環境和社會,不可能綻放出不同的經濟之花。隻要涉及賺錢、分錢以及搶錢的桌子,不管是方桌還是圓桌,都一樣擺滿了杯具和餐具,真相也都一樣隻能在桌子底下尋找。
作為A的代表,馬雲最近在微博上指出:“‘文革’期間,億萬人不共戴天般批判劉少奇,但批判者中有幾人真正了解真相?今天我們同樣會或聽或讀了一些東西就莫名其妙地恨或定義一個人。有時候了解真相並不重要……”其實,正是因為了解真相太難,所以,我們才應該盡力追尋真相,而不是因此自暴自棄,放棄了獲悉真相的途徑和可能性。信息多了,碰撞多了,對比思索多了,真相自然就越走越近。任何嘲笑為追索真相而努力的人,都是因為他背負了太多的黑暗,太多桌子底下的東西。翻開桌子,看看互聯網老大們在桌子底下的樣子,這事可以有。
知名IT評論人 笨狸
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