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 超級盾牌(1 / 2)

獲獎的時候,距離馮倩論文的發表已經過去了十二年時間,她剛剛過完三十四歲生日。

十二年間,馮倩的生活也發生了無數變化。

從歐洲回來第三年,馮倩與中華學校的同學朱友章結婚,此後幾年連續生下兩兒兩女,家庭生活幸福和睦,算是打破了原先時空那次記憶喚醒的認知壁壘。

朱友章就是幫助她進入加州大學的朱思國的小兒子,朱思國是他父親馮家安生前好友,兩家彼此算是世交,他們兩人又是同班同學,互相之間早就認識,隻是原先一直是普通的同學關係。

兩人在父母撮合下先成為男女朋友,相處一年多後結婚,沒有什麼海誓山盟,也沒有轟轟烈烈的求婚場麵,婚後的日子也過的平平淡淡。

朱思國是史學教授,朱友章沒有子繼父業,而是改修哲學,博士畢業後留校任教,在同齡人中也算是出類拔萃的人才,可是在馮倩耀眼的成績麵前,那完全就不值一提了。

馮倩進入加州大學四年時間博士畢業,發表時空顆粒理論的時候,朱友章才剛剛讀完本科,兩人結婚那年,朱友章才剛剛拿到博士文憑,這時候馮倩已經是加州大學的正教授了。

現在兩人同在加州大學任教,收入也足以過上富裕的生活,馮倩性格強勢,朱友章脾氣好,對她很包容,幾年的婚姻生活下來,兒女們一個個的出生,兩人的感情也越發的融洽。

結婚後的十年間,馮倩的重心轉到了家庭生活,同時她也沒有停下對時空顆粒理論的研究完善。

有了曾凡留下的扳指幫助,馮倩可以逐漸深入的感應物質的微觀狀態,結合實驗室顯微鏡和各種儀器的數據,她對微觀世界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憑借這種超越大多數人的認知,馮倩接連發表多篇論文,繼續為時空顆粒理論增磚添瓦。

從歐洲帶回來的一小塊宇宙石成了勞倫斯教授的噩夢,在的實驗室進行了經曆了一輪又一輪的高能粒子轟擊,所有高能粒子全部被吸收,宇宙石始終完好無損,讓勞倫斯無比沮喪,感覺世界觀都被顛覆了。

這種違反常識的現象現有的理論無法解釋,隻有馮倩的時空顆粒理論能勉強說通,宇宙石的物質遵守一種更深層的規則,過去幾十年研究的微觀世界的定律,對於這種物質大部分都不適用。

馮倩為勞倫斯的實驗提供了建議,既然單束高能粒子被吸收,不如試試能量更密集的原子武器,把這種物質放置在原子彈的爆炸中心附近,看看會不會還這樣毫發無損。

勞倫斯是曼哈頓計劃的參與者,主持建造了燈塔國第一個鈾濃縮工廠,一直擔任原子能委員會委員,這個委員會是燈塔國所有原子能研究機構的領導機關,負責所有原子能相關的工程和計劃。

自從一九四五年的第一次核試驗以來,燈塔國對核武器研究始終熱情不減,平均每年都要進行十幾次的核試驗,以勞倫斯的身份,搭個順風車難度不大。

馮倩的建議果然引起勞倫斯的興趣,從這小塊宇宙石上再次分離出一小塊,真的在一次核試驗中進行了附加實驗。

實驗果然在他們的意料之中,宇宙石毫發無損,不隻是宇宙石沒事,連用來封裝宇宙石的玻璃器皿都沒有損傷,這就有點出乎他們的意料了。

隨後,勞倫斯又在後續的幾次核試驗中進行更多測試,實驗的結果再次讓所有人大跌眼鏡,一粒幾毫克的宇宙石顆粒放置於核彈內部,就能吸收核爆絕大部分的能量,甚至能完全中止裂變的鏈式反應。

威力更大的氫彈也是如此,這種隕石物質對於能量的吸收似乎無窮無盡,同一粒隕石顆粒接連參與十幾次核試驗,仍然毫發無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