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感應自身微觀情況的時候,思維能力可以轉換為多線程狀態,感應自身的同時,還能對多個細胞層麵的問題進行調整優化;同時,大腦還可以根據書裏麵了解的知識進行對照分析,加強對自身的了解。
單純的祛痣和除疤對他來說,已經不再是挑戰了,如果把幹細胞研究明白,或許不但自己可以長生不老,對別人也可以做到妙手回春。
在蠻荒世界他已經進行了一些嚐試,現實世界也要做同樣的嚐試,兩個世界的身體畢竟不太一樣,自己身上沒問題了,才能對別人進行操作。
不然的話,就有點太不負責任了。
幹細胞可以分為胚胎幹細胞和成體幹細胞,簡單的理解,胚胎幹細胞通常來自生命誕生初期囊胚階段的內細胞團,隻有二三十個左右的細胞,具有全向分化能力,理論上每個細胞都可以發育成一個完整的人。
隨著胚胎幹細胞的發育,新分裂的各部分細胞功能逐漸固定,喪失全向分化能力,嬰兒出生後體內存在最多的就是成體幹細胞,就是存在於已經分化組織中的未分化細胞,這種細胞能夠維持自我更新,並且具備發育成該類型組織中所有類型細胞的能力。
當然,幹細胞一旦分化發育,就會喪失無限自我更新的能力,也有了分裂次數的限製,人體內的幹細胞數量也會不斷減少。
成體幹細胞存在於機體的各種組織器官中,曾凡通過感應能識別出來的成體幹細胞就有很多種:造血幹細胞、骨髓間質幹細胞、神經幹細胞、肌肉衛星細胞、皮膚表皮幹細胞、腸上皮幹細胞、視網膜幹細胞、胰腺幹細胞等等。
幹細胞的研究是當前醫療領域最前沿的課題之一,相關的研究已經持續了幾十年,最常見的應用就是骨髓移植,主要就是移植的造血幹細胞。
近些年,隨著科研手段的進步,人類對幹細胞的了解也越來越多,幹細胞的特殊功能也給了人類無限遐想空間。
曾凡在蠻荒世界半年多的時間,對體內的各類型幹細胞的和其他普通細胞有了充足的了解,也對比了兩種細胞多方麵的差異。
受限於他的微觀感應能力,對這些細胞完整的分裂和發育過程了解還不夠全麵,但他已經可以通過感應能力進行調控,這也是他能修複身體的最主要手段。
通過觀察和對比,曾凡發現不同細胞的壽命和細胞核內的染色體完整性有著密切的關係。
細胞的每一次分裂過後,細胞核內的染色體,也就是雙螺旋分子就會磨損一些,那些比較衰老的細胞,其細胞核內的染色體比幹細胞內相同類型的染色體有明顯差異。
染色體相當於細胞製造蛋白質,生長分裂的模具,跟工廠的模具一樣,用久了也會磨損,磨損的多了,生產的蛋白質缺陷增多,生產效率隨之降低,當蛋白質的生產不能維持細胞正常功能的時候,自然也就難以為繼,會啟動凋亡進程。
幹細胞因為不承擔具體功能,長時間處於靜息狀態,不生產蛋白質,隻在必要的時候被激活,為了維持一定群體數量進行分裂,或者發育成特定的功能細胞,用於修複組織損傷,所以給人的感覺似乎有無限的壽命。
在曾凡看來,其實就是幹細胞工作輕鬆,大部分時間都在休息,染色體磨損少,自然壽命就長了。
除此之外,他還在幹細胞內部發現一些特殊類型的蛋白質,是一種活性酶蛋白,具備修複染色體損傷的功能。
本來就幹活少,還有專門的私人醫生進行養護,妥妥的高幹待遇,怪不得長壽呢,這名字起得太講究了。
隨著微觀感應能力的增強,對細胞內部的了解加深,曾凡的自我修複方法也經曆了多次改進升級。
從最初的的直接清除多餘或者受損細胞,到後來的大批修複受損細胞,再進化到修複細胞核內受損的染色體,手段越來越高級,修複效果當然也越來越好。
理論上,隻要他能不停修複細胞核中的以染色體為主的遺傳物質,也就是保持細胞生產模具的完整性,那麼細胞就能始終處於年輕狀態,不會啟動凋亡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