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軍軍長孫進賢(1 / 2)

第十軍軍長

孫進賢

孫進賢,字士良,河北鹽山人,生於1907年。孫進賢出身行伍,早年服務於山東省警備旅,後來這支部隊編入第57師,而57師經過抗戰的前幾年曆練又轉變為中央軍嫡係主力,孫進賢也就由雜牌轉成了嫡係。在編入57師的時候,對孫頗為欣賞的旅長施中誠保送他到黃埔軍校高教班第五期受訓,這就使孫進賢與黃埔也掛上了號。

孫進賢在抗戰初期經曆過淞滬會戰和武漢會戰,在他所在的部隊被日軍幾次打殘且校尉級軍官大量傷亡的情況下,孫卻奇跡般地活了下來。他也由此做到了第170團上校團長,可以說這個團長位子是來之不易的。1943年11月,孫進賢跟著師長餘程萬擔負起了堅守常德的重任。在這次會戰中,日軍集中3個師團4萬餘人的兵力對常德城發起連番猛攻,而孫進賢指揮所部頑強地堅守陣地,戰況十分慘烈。打到12月2日,第170團隻剩下20來人,孫進賢本人也掛了彩,但是他仍舊帶著殘部在頑強抵抗。這個時候,57師總共也就剩下240人了。於是餘程萬於3日淩晨1點下達了突圍命令,留下了169團團長柴意新以及其他51名官兵牽製日軍,以保障突圍部隊的成功。孫進賢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跟著師長離開了這座他曾經拚死保衛過的城市。

餘程萬的突圍,並沒有得到軍委會或者是戰區長官部的批準,所以在戰後他被撤了差。而在常德死戰過的孫進賢沒有受到處罰,仍舊擔任170團團長,並又先後經曆了長衡會戰和湘西會戰。孫進賢跟著繼任師長李琰在這兩次會戰中出生入死,他所在的57師和74軍軍部同時獲得了榮譽旗。而同在74軍編製內的51師和58師,當時都沒有獲得過這麵旗幟。

1946年4月,第74軍軍長施中誠外調,遺缺由張靈甫接任。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孫進賢這個跟著施中誠出來的“舊臣”自然就受到了張靈甫這位新“天子”的排斥。孫進賢有自知之明,他知趣地主動申請外調,跑到山東省龍口市當上了軍警聯合稽查處的處長。五個月後,第8軍軍長李彌派遣周開成跑到龍口編組山東省警備第4旅,在部隊編組時,孫進賢出力頗多,使警4旅很快地就充實了編製,其本人也和周開成成了朋友。於是在周的推薦下,孫進賢當上了警4旅(後改稱獨立旅)的副旅長,並由此成了李彌的部下。

兩年後,與解放軍在膠東周旋的孫進賢調升為新成立的新編第20旅少將旅長,不久部隊又改編為第237師,孫進賢以少將師長的身份參加了徐蚌會戰。不幸的是,原本打算在李彌集團中幹出些成績的孫進賢沒有發揮的機會,他的237師就全師覆滅了。不過他經過化裝,還是和李彌一樣突出了重圍。本來13兵團突出來的高級軍官就不多,孫進賢的歸來自然就受到了李彌的倚重,成了新組建的第170師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