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鐵原阻擊(1 / 2)

“我們的傷亡很大嗎,爺爺?”舒婷問道。

“我當時是班長,我們班有3個戰鬥小組共12人,8支手動步槍,1挺機槍,3支衝鋒槍。1個排3個班36人;美國佬1個班12人,有10支M1半自動步槍,一挺BAR機槍,一支狙擊槍。1個排3個班。人數雖然和咱們一樣,但鬼子步兵師的無線電普及至排部,因此基層部隊可以透過無線電呼叫團部及師部的炮兵與戰術空軍進行火力支持;咱們的軍隊既沒有空軍,也沒有海軍,沒有坦克,沒有摩托化裝備,防空和反坦克武器也很少。打第五戰役鐵原阻擊戰的時候,咱們軍隊的後勤補給跟不上,糧彈出現短缺,被迫回撤休整。1951年5月21日,誌願軍司令部電令參戰的各兵團:由於我運輸工具缺少,糧食彈藥接濟不上,西線美軍又已東援,使我繼續擴大攻勢困難增加,為此,第五次戰役暫告結束。之後各兵團開始收攏部隊回撤。在前四次戰役中,誌願軍回撤的時候,美軍是從來不敢追擊的。

但這一次,李奇微卻一反常態,調集重兵展開了全線反撲。我軍對此準備不足,很快陷入了全線被動。後來據說這個計劃是時任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範弗裏特想出來的,這老小子在就任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前就對誌願軍有過充分的研究,有著非常豐富的擔任教員和指導訓練的經曆,所以這個老小子對誌願軍一貫不服,雖然後期老是吃虧還是不服,就是因為他認為自己的手腳被高層束縛住了,不得施展。誰出的這個‘鬼主意’並不重要,但我軍確實很被動。

63軍軍長傅崇碧根據戰場情況下令:各部隊必須在渡口占領有利地形構築工事,準備阻敵;軍炮兵團和188師炮兵團馬上在清平川大橋以北占領陣地,阻攔敵軍,掩護部隊撤退。各師主力交替掩護,從原進攻路線撤退。

可是,敵前撤退向來是戰爭中最具技術含量的行動;而且美軍機動速度遠勝誌願軍,此時美軍第7師已向63軍側後迂回包抄,187師正麵的韓軍第6師團7聯隊正在全麵反撲,留下來掩護撤退的將士九死一生。

當時187師師長徐信和政委張邁君,為了誰留下來掩護,兩個人爭得麵紅耳赤,最後含淚決定,師長徐信帶560團依托長樂山一線掩護,政委張邁君帶另外兩個團從梅穀裏北渡洪川江,再渡北漢江撤退。

韓軍在進攻的時候特別凶悍,但誌願軍187師也到了生死關頭,560團在師長徐信指揮下拚死阻擊,並一步一步且戰且退,慢慢向洪川江靠攏。

在560團的頑強阻擊下,187師主力順利撤到了北漢江的北岸,在美軍第九軍的包圍圈沒合攏前就跳了出去。但是187師主力就比美軍第7師快了一步,美軍第7師很快就跟進至洪川江以北、北漢江以南地區,這樣一來留下來阻擊的560團的退路被切斷了。

5月22日晚,在187師560團拚死阻擊下,韓軍第6師團的凶猛反撲被遏製,韓軍打到最後甚至都不敢上了。這一點給了徐信帶領的560團一線生機。徐信站在洪川江南岸的高地上,四麵八方都是槍聲炮聲,火光不斷、此起彼伏。但是徐信從這些槍炮聲和火光中看出了不一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