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讓人憂慮的是,人們明知這些方法並不能根本解決癌症的問題,但隻能無休無止的濫用,這是癌症治療的又一個"黑洞"。今天我們也許會對100年前治療癌症所用的放血療法、燒灼療法感覺到多麼可笑,可誰又知道,100年以後,我們的子孫會不會嘲笑我們今天在癌症治療上的魯莽?
尷尬的局麵:貧癌、富癌皆高發
癌症與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密切相關。據此,習慣上把癌症分為"貧癌"和"富癌"兩大類。所謂"貧癌",即與生活水平低下、衛生條件偏差等因素有關的癌種,如食管癌、陰道癌、宮頸癌等;"富癌"則多為富營養化所致的癌症,如肺癌、結(直)腸癌、胰腺癌及乳腺癌等。前者多見於發展中國家,後者則多見於發達國家。在國內,卻存在著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高發癌譜並存的尷尬局麵: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發展中國家常見癌症的病死率居高不下,而肺癌、結(直)腸癌及乳腺癌等發達國家高發癌症又呈顯著上升趨勢。
我國的高發癌譜也發生了變化。《中國癌症控製策略研究報告》顯示了30年來主要癌症死亡率排位的變化(按死亡人數多少排序):
1970年代的排位是--胃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宮頸癌……
1990年代的排位是--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直腸癌……
2000年代的排位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直腸癌……
其中,死亡率下降最明顯的是宮頸癌,上升最明顯的是肺癌。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許多方麵的情況得到了改善,但癌症的主要危險因素並未得以相應控製。我國農村癌症病死率的上升速度明顯快於城市,癌症高發地區亦多在農村和西部地區,成為當地農民因病致貧、返貧的重要原因。
癌症不僅嚴重影響勞動人口的健康,而且成為醫療費用上漲的重要因素。據有關部門估算,每年用於癌症患者的醫療費用達數千億元。就家庭來說,癌症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而且疾病負擔十分沉重。特別是在一些癌症高發或聚集性地區,可能引起居民恐慌,製約當地經濟發展,影響社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