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她媽,咱們鋪子買在縣城裏,你說除了開糧鋪,另一間鋪子幹點什麼好哩?不如,開家飯館兒?”牛大道。

牛大買的那兩間鋪子是賈大富人原先安置在縣城裏的鋪子,縣城裏的鋪子十分昂貴,一間鋪子就得一百五十兩,還不包括裝修,買鋪子的錢並不夠,牛大找老族長和牛小草,小譚氏家借了差不多百來兩銀子,才盤下兩間鋪子。

沈魚道:“開飯館兒?”

沈魚雖然窮了二十多年,未出嫁前也是跟著娘家大嫂子蔡氏做過一些生意的,但那都是擺攤麵兒賣布的生意,從未開過什麼鋪子。

“這會有人吃嘛?人人不都是在家裏吃飯嘛?誰會有那個閑錢下館子啊?”沈魚有些不敢置信道,她從前在湘州的小鎮上賣布,也沒見幾個人在鎮上的飯館裏吃東西。

“不試試怎麼知道哩?而且,縣城裏的人可跟咱們不一樣,人在外頭哪能不吃東西哩?咱有這門做好飯好菜的手藝,從前窩家裏,是要照顧家小,現在小妹在家幫忙看著”,“咱不如出去闖闖!”

牛大道。

牛小妹抱著小福寶,手裏牽著牛寶蘭笑著說道:“是啊嫂子,家裏有我照看著,你就放心跟著大哥去縣城裏闖一闖”

沈魚皺著眉道:“可,可兒,巧兒,寶蘭和福寶年紀都那樣小,小妹一個人照顧四個,照顧得過來嘛?”

牛大道:“再找個人照顧就是了”

沈魚想了一圈兒,道:“我看也不用找別人,就找向大嬸兒,向大嬸兒照顧過五個孩子,而且她那五個孩子從未生過病,想來帶孩子是有兩把刷子的”

向金蘭喜歡帶孩子。

向金蘭有過帶五個孩子的經驗,她是改嫁來的,出閣之前帶自己弟弟,嫁人以後跟前麵的丈夫生了兩個兒子,前麵的丈夫鄭柰子酗酒,打人,向金蘭帶著兩個兒子跑了。

後來前夫另娶以後,向金蘭改嫁到牛山村,牛壽對她和兩個孩子極好,哪怕生了兩兒一女,也對向金蘭和繼子極好。

但好人不長命。

牛壽年紀輕輕就死了。

五個孩子在沒錢看病的情況下,一個也沒夭折,可見向氏是有兩把刷子的。

大兒子鄭司今年二十三了,還沒有媒人肯來說親,向氏心裏也是很著急的。

二兒子今年也二十二了。

三兒子牛向國十七了,都過了念書的年齡。

老四是個姑娘,牛長安十五了。

老五牛平安今年十三,因為家裏窮,兄弟幾個除了鄭司上過四年學,認識幾個字以外,其他都不識字。

所以向金蘭心裏急。

鄭司識字,在一家店裏當報菜的店小二,一家人賣草鞋,草鞋兩文錢三雙,夏季時尚能賣點錢,到了冬天,幾乎沒錢可說。

即使把自己賣進大宅院裏,也有許多宅院不買人的,所以向金蘭才抓準了這帶孩子的機會,掙個五百文。

她也很喜歡孩子。

家裏的活兒有牛翠花和牛二抽空幫忙幹著。

牛家家裏的老牛這幾天連草也不吃了,牛大讓這個從小陪到大的好夥伴在最後一年的時光裏好好頤養天年。

牛大蹲下來摸著老牛的牛角,含淚道:“兒時我就騎在你的背上玩耍,我今年多大,你就伴了我多久,一晃眼快三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