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日子越來越好了(1 / 2)

家裏不再建新房子了,牛翠花在攤位上掛上兩文錢一尺,十尺送一尺的牌子,引得不少紛紛來買。

隻是開春以後,有些窮苦人家舍不得再置辦新衣,布匹一時間沒有去年賣得好,去年賣光了還有預訂的,今年卻沒有。

天熱的時候便更加沒有了。

牛翠花每天都剩了三匹單衣粗布回家。

牛翠花道:“媽,咱家的布剩了哩!”

“剩的就剩了,去年隻置辦了冬衣,春衣和夏衣確是沒有置辦的,有多的布匹倒也不慌!”

“來,媽給你們量量!”沈魚給七個姑娘量了身量,“小妹,我也給你量量!”

牛小妹正抱著小福寶,道:“嫂子,不用了,我也不出門,就這兩件衣裳夠了!你還是留著給你和大哥,小弟做吧!”

“不出門,難道就不穿衣裳了不成?再說了,你每天還要去醫館裏,找小薛大夫看病,穿好一點,你大哥臉上也好看不是?”,“你正是花一樣的年紀,不打扮打扮怎麼行哩!”

牛家小妹,今年正二十。

牛小妹聽了這話,也不好再反駁,她雖然舍不得自己吃穿,但心裏還是很感激的:

“那謝謝嫂子了!”

“咱牛家的姑娘,大的小的都得漂漂亮亮的,小妹你本身就長得漂亮,明兒中秋,嫂子與你上街在街上挑兩盒胭脂來!”

“胭脂,那得多貴啊!我也不懂抹那個!”

“不懂可以學,嫂子也正想學學哩!花兒一樣的年紀,現在又不缺吃少穿的”

沈魚把每天剩下的布匹做成春衣和夏衣,每人春衣四件,夏衣四件,秋衣和冬衣則是買的提花布料子的布匹做的。

沈魚做衣服的手藝和做醃菜的手藝都不錯,牛翠花和牛二幫著家裏喂豬喂雞,喂鵝之後,再吃沈氏做的早飯。

沈魚把做了一個月的十幾壇子醃鹹菜和酸菜拿出來晾幹,然後就著蒸的白麵饃饃給一家人吃。

“嫂子,你做的醃菜還是跟以前一樣好吃!我吃過別人做的,都不如你做的!”牛二道。

沈魚隻當他是嘴甜,笑了笑,沒說話,農戶人家,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這個。

牛大一直都知道自家媳婦兒做的醃菜比別人家做的都要好吃一些,也就見怪不怪了。

“家裏的糧食交了稅以後還剩四萬多斤,實在是吃不完,低價賣給了別人,又怪可惜的,孩子她爹,你覺得這事兒該怎麼辦吧?”

五十斤為一擔,四萬多斤也就是八千石,足夠開一家糧鋪了。

牛大這段時間雖然忙,但他可沒忘記,一個多月前,賈大富人家的管事周大娘可是說了賈大富人準備賣掉江州的鋪子,舉家遷入京城的事兒。

“一個半月以前,聽賈大富人家的管事周大娘說,賈大富人準備變賣鋪子,舉家遷去京城,我去嘻和嘻和,看看這事兒有沒有戲!”

牛大拿了一個大背簍在裏頭放了七八個西瓜和一籃子辣椒,十來斤豬肉,和一袋大米,駕著新買的半大的牛和車準備去鎮上。

沈魚笑道:“那成”

牛家的西瓜賣得還不錯,但畢竟產量少,牛大心裏想著買下一個鋪子,可以賣一些糧食。

牛二吃了飯,便將之前煮著的豬食弄了起來,七月初時,牛大買了一輛手工風車和一輛碾米機,秋收農耕時節,牛家村的人都需要挑上稻子,前往十幾裏的地方去碾米,就算是族長和牛小草家也不例外。

牛大碾米不收他們的錢,隻收一千斤稻穀的糠,抵上碾米的工費,市麵上的糠得一文錢五十斤,一千斤糠得二十文。

家裏沒有養豬的,自然是用不上這麼多糠,便將糠抵了工錢,個別養豬的人家給二十文錢,把糠帶回去喂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