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回了皇宮,就迫不及待的去了皇帝的禦書房。沒辦法,她實在是對那第三道聖旨太好奇了。
皇帝沒有真的要沈若甫死,於先帝來說,沈若甫對他是有恩的。周承啟一開始也沒想過要對沈家趕盡殺絕,之所以準備三道聖旨,也不過是想利用沈家,震懾朝堂。他當太子時太過窩囊,以至於以沈家為首的許多官員都曾經以他的二皇兄為首。他動沈家,既彰顯出皇帝的威嚴,又體現出他的仁慈。
沈老大人年事已高,周承啟特地赦免了他的流放之苦。沈家十四歲以上的男丁全部收押秋後問斬,女眷全部流放西荒城。沈氏一族全族遷出京城,十年內不可從政。
沈謙哦不,現在叫李謙了。辭去了刑部的職務,決定出去遊曆,順道去他母親的故鄉看看。柳絮在他走之前和他聊了一會兒,說起回龍鎮的景色,鎮上留客居的美食,還有留客居的老板娘,會講故事的跑堂的老黃。沈謙說有時間一定去看看,兩年後柳絮回到回龍鎮上的時候,卻發現沈謙成了留客居裏的常客,還成了回龍鎮上的夫子。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當日在沈家時,柳絮從房梁上下來救下了被綁住的沈謙,跟著沈謙一起去了佛堂見沈老夫人。柳絮這人雖然八卦,但知道什麼該聽什麼不該聽。當時沈謙壓根兒就沒想避開她,柳絮也很自覺的在佛堂外沒進去。奈何她耳力太好,一直有斷斷續續的聲音傳來。
原來沈謙是沈若甫的親子,難怪沈叢林從不在意這個兒子,幾乎從不去沈謙的院子看他。沈老夫人也後來養育沈謙的時候才發現,沈謙越長越像沈若甫,而沈從林明明更像自己。接著又發生了沈謙幼時無意間發現西苑藏著已經死去多年的李窈娘,那時沈謙對老夫人最是依賴,第一時間就告訴了老夫人。從那以後,沈老夫人一邊讓人暗中找李窈娘,慢慢的冷落了沈謙。
再到後來李窈娘從與沈府一牆之隔的小院裏逃出來,被陳嬤嬤發現。李窈娘瘋了許久,本是來找老夫人求救的,但老夫人也做了一個劊子手。是她安排的李窈娘避開沈府的下人;是她安排的李窈娘見沈謙最後一麵;也是她,讓李窈娘徹底的死去了。
沈老夫人為了兒子和丈夫的前程,最終逼死了舊友唯一的女兒。從此她住進了佛堂,吃齋念佛也難以贖清自己的罪過。沈謙倒是因為沈老夫人的愧疚,沒有被沈叢林送走。隻是在沈府裏除了吃穿用度沒有虧待他,人人都躲著他,閉著他,活像一個透明人。
除了愛和沈謙掐架的沈重。如果不是沈重一直嫉妒他的“嫡子”身份,恐怕沈謙讀書、下場的事情也會被忽略。
沈老夫人在流放前一日過世了,沈謙去送了她老人家最後一程。沈若甫他也見到了,接二連三的打擊,讓這位昔日帝師,高高在上的丞相大人麵色蒼白,像個快要破碎風箱般喘著粗氣。
等到沈家的男丁被正式問斬的那一天,這位老人的一生也正式的落下了帷幕。也不知道沈若甫這輩子,有沒有後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