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章 天涯采風(1 / 2)

從徐麗娜的別墅沿著大路向市裏走五分鍾,向左一拐,便進了印巴人(印度巴基斯坦人的簡稱)的商業一條街。這裏高樓林立,燈火通明。房前街後、陰影旮旯,到處都站立著皮肉生涯裏創業的芸芸美女。

齊少華身後帶著包括劉慧兒在內的四名美女,在印巴街上搖搖蕩蕩,踩著檸檬般的月色,徜徉在印度洋彼岸的浩浩長風之中,真有些今夕何夕的感慨。

王月華比較熟悉這一帶地方,偶爾忍不住打打夜市兒的時候曾來溜達過幾次,還跟著一個中國青年的摩托車來這裏買過安全套。據她說:印巴佬們都有站著辦事兒的習慣,曾有一次招呼她說:“來來來,中國美女,就在這裏幹,一會兒就完……”

齊少華因為掛心今夜裏要嚐表嫂的鮮,也就不和她曖曖mei昧地胡扯這些,免得節外生枝,惹上不必要的麻煩。便推脫解手,故意落到了眾人後麵。

剛剛提上褲子,便見到四處能鑽出人來的地方一下子轉出七八個香氣熏人的馬國姑娘或少婦,試試探探地向他走近兩步,看清楚模樣之後,相互通氣道:“西諾啊,太比安……(法語:中國人,很棒)”

於是七八個馬國妓女,一致說起了幾乎是字正腔圓的北京話:

“來來來,帥哥,我的B大……便宜……(原話)”

“我的B小……二十元錢打一炮兒……(原話)”

……

齊少華愕然半晌,禁不住啞然失笑。

——曾幾何時,已經站起來了並且敢於走出國門的中國人便把自己的母體文化,迅速而慷慨地傳遍了世界、傳遍了天涯……

**

印巴街直通海邊的夜市,那裏是塔奇市最大的燒烤市場。生意直做到通宵。

牛肉燒烤是馬國的特色小吃,其做法接近於中國的烤羊肉串,不同的是在燒烤的碳爐上麵加了一塊露孔鐵板,炭火將鐵板燒熱,再傳給放置於其上的牛肉串,在吱吱啦啦的煎烤聲中將肉串烤熟。齊少華離得老遠,便聞得到燒烤的香氣。

這裏是塔奇市夜間最為繁華的地帶。沿海邊的一條瀝青路上燈火通明,遊人不絕。路邊臨海又用方磚鋪著幾米寬的人行道,放置著水泥製成的長條靠背連椅,一直沿海岸排滿人行道近二公裏。坐在連椅上麵,印度洋的潮汐便在眼前起伏不休。海風對麵吹來,帶著在海邊防浪堤上濺起的腥鹹水霧直撲人麵。繞海岸種植的椰子樹,也在這海風的搖曳中釋放著綽約的風情,和孤零零坐在連椅上東張西望尋找目標的黑妹們共同添染著這座港口城市的夜色風情。

海岸對麵,馬路那一邊的路燈下,是排成長長一溜的燒烤攤點,都是在一架長條狀的木炭爐旁邊搭起長條桌,周圍放幾條長凳,每一個攤點都幾乎圍滿了黑不溜秋的馬國顧客。來海邊夜遊的外國人則仗著兜裏有錢,一般是不屑於和馬國人為伍的,他們多選擇設在後麵的燒烤棚裏消費,那裏麵幹淨一點不說,還代賣啤酒和各種飲料,因而消費相對奢侈,一般馬國人是不去的。在那裏麵物色顧客的黑妹,其檔次也比在露天燒烤點上兼做幫工的要高,一般會應付幾句法語或英語,而絕大多數,都被中國顧客調教了出來——能用標準的國語罵人、還能進行討價還價。進一步說——關於女性身體的隱蔽部位,她們大多數都能用多個不同的名稱準確無誤的表達出來,直讓中國女人為之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