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問:“師傅世間萬物都有五行,天幹地支可有五行嗎?”
師傅道:“一切物體,方位,文字,顏色,形狀,五髒,味道,音律,都有五行。
比如方位上的五行,古人先發現的四季,春種夏長秋收冬藏。
木在春天最為旺盛,夏天燥熱火氣大,秋天萬物成熟,大家帶著金屬鐮刀收割,冬天冰雪覆蓋大地,寒冷水多,這是意識到了四季。
每當冬季來臨之前,一些鳥兒大雁都向南飛去,這說明南方更暖和北方冷些,這就有了南為火,北為水。
古人又發現,春天樹木旺盛,每當春天來臨時,樹木是見到陽光才開始發芽的,太陽從東方升起,這說明東邊的樹木發芽最早,所以東方五行為木。”
少年問:“那西方呢?”
師傅道:“西方為金!古人發現既然陰陽對立,方位五行也該是對立的。比如南方離火,北方坎水,水火是對立。
東方為木,什麼和木是對立的呢?是金,金木相對,所以西方為金。
這就有了東方為木,西方為金,南方為火,北方為水。”
少年問:“師傅,這五行方位有了四個,土在哪裏呢?”
師傅道:“土在你腳下,金木水火需要大地承載,大地五行為土,所以五行中央為土。”
“天幹的五行要先說陰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是十天幹。
甲是第一個天幹,代表事物的開始,癸為最後一個天幹代表結束。
五行的原理是光明為陽,黑暗為陰,開始為陽,結束為陰,上升為陽,下降為陰,奇數為陽偶數為陰。
甲是開始所以為陽,癸是結束所以為陰。
人們把十天幹從一到十排列後發現,甲是一為單,是奇數,癸是十是雙,是偶數,這就有了單為陽,雙為陰。
甲為陽,乙為陰,丙為陽,丁為陰,戊為陽,己為陰,庚為陽,辛為陰,壬為陽,癸為陰。
有了陰陽自然有五行,甲為萬物開始複蘇,春天萬物複蘇,所以古代的陰陽家,把甲乙一陰一陽五行定為了木。
有了木就能生火,甲乙過後是丙丁,所以丙丁二幹就定為了火。
有了火就能生土,丙丁過後是戊己,所以戊己五行定為土。
有土能生金,戊己過後是庚辛,庚辛就為金。
有了金能生水,庚辛過後是壬癸,壬癸就定為了水。
這樣天幹的陰陽五行都有了。”
少年問:“師傅五行可有顏色嗎?”
師傅道:“當然會有了,木火土金水,青赤黃白黑。木為青,火為赤,土為黃,金為白,水為黑。”
少年問:“木為青色,火為赤紅,土為黃色,這個明白。為什麼金是白色,水是黑色?和我見到的為什麼不一樣呢?”
師傅道:“這個說來話長,《呂氏春秋》有五帝的記載。
分別是赤帝、黃帝、白帝、黑帝、青帝。分別鎮守著不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