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雷下雨衣收衣服了”清亮的童音響在烏雲密布的小村上空,周家村的人都知道這是周家那個小少爺的樂趣所在,起風了跑到屋頂上大呼:“刮風瞇眼壓屋頂了”下雨就喊:“打雷下雨衣收衣服了”,那麼個小子,都不知道是怎麼爬到屋頂的,家裏傭人收了梯子他上牆頭,磊了牆頭爬柱子,嚇得傭人膽戰心驚,卻阻不了這個少爺的種種行徑,老爺太太又都疼得緊,頂在頭上怕嚇著(小少爺肯定不會這樣認為),含在嘴裏怕化了,況且周家老爺也是一個比較開明的人,認為男孩子就得活潑一點,於是周家小子就不是活潑一點而是好幾點了。
這天周家老爺、大太太、二太太正在廳裏閑坐,傭人把小少爺給抱了回來,隻見這小子不服氣的蹬著小短腿,在傭人身上扭著,但是個子太小,也隻是扭股糖一樣的扭著,身上衣服早沒了原色,小臉上色彩上斑斕,周家老爺、大太太、二太太看了也忍俊不禁。二太太愛憐的抱了過來,擦了擦花裏八茬的臉。這小子有一條好,無論在外多麼皮,一到父母麵前立刻變成乖寶寶,手抱著母親的脖子,就是一副母慈子孝的樣板,看得邊上大太太和周老爺也是微笑不已。
周家大太太沒有生育,二太太也就生了這麼一個小子,大太太也是柔善之人,況且又沒有生育,所以也拿這個小子如已出,這小子別看小,人小鬼大,也是乖巧,也能討得大太太歡心,周老爺也樂見其成,一家人也算其樂融融,沒有那些高門大戶的勾心鬥角。
周家算是周村的富戶,祖輩經營多年,雖是偏居一隅,算是富裕之家,且周家積善,對貧戶也是冬送寒衣春送食,頗得鄉鄰尊重。唯一不足,周家三代單傳,傳到這一代,還是人丁不旺。大太太多年不育,雖然夫妻關係也好,但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為了香火不滅,這才取了二太太,二太太到是爭氣,入門不久就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把周家喜得不要不要的,誰知當時這小子出生沒險嚇死他們,還好一聲炸雷把這小子給炸了回來,就取了個小名叫,震震。周老爺是想等到請先生家學時,再取個名字。
周老爺望著小震震,心道,是該請個先生來做家學了。
不日周家來了一個先生,姓劉,名舉仕,在周邊也算是很有名望。五十來歲,一身青布衣衫洗得還算幹淨,隻是神情古板,舉止似是頗有文人作態。周家本也是詩書傳家,所以也是很是敬重,便擇了吉日,開家學。
周家開家學,同村適齡的孩子家都希望能入學學習,其他家沒有能力來辦家學,村裏也沒有公學,現在周家要辦家學,鄰居也就動了心,知道周家素來心善,大家央求肯定會答應,所以都來求周家,反正不求能成什麼大功名,隻是想借此機會讓孩子識幾個字,將來不至於睜眼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