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山不過百來丈高,山上較平,但山下卻是溝壑縱橫,密林成片,其中夾雜著不少河流,地形如此複雜極易伏兵,周辰也飛上高空看了一下,實在想不明白南黎和北莽到底想做什麼?
大張旗鼓的來這裏不說,還選了這麼一個地形複雜的地方,是胸有成竹還是別有所圖?
第一日兩國都很緊張,兩國大批人馬把盟山圍得水泄不通,兩國國王未現身,隻是兩國使者在互相談判,梳理條約,雖然都很現場很緊張,但是並沒有出現什麼亂子。
東陵也沒有任何搗亂的跡象,除了隱神峰在流州那一通騷操作外,便再無動靜,但是所有的人神經都繃的緊緊的,不到最後時刻,誰都不知道會怎麼樣。
第二日,兩位國主終於露麵了,各自在護衛下走向盟山頂上。
北莽國主金尚明,約二十七八歲,身高七尺,著錦袍,麵容堅毅,五官分明,一雙斜眉插入鬢角,確是英氣不凡。
南黎國主,呈中年狀,身形魁梧,八尺的餘,身披金甲,外搭披風,國字臉,微須,一股聖者威壓,讓周邊人頓感窒息。
兩國禮樂齊奏,兩國主互贈國禮以示尊重。
南黎產玉,溫潤細白,南黎國主送的是一塊掌心大小雕成魚形的白玉玦,象征富貴吉祥。
北莽產雪蛤白廘,南黎國主送的是一對雪蛤及一隻雄壯白廘,象征團圓美好。
在禮樂中雙方完成互贈。
南黎國主笑道:“國主年少有為,英氣外露,北莽前途不可限量呀。”
北莽國主道:“前輩聖人之姿,我今一見,心已折服,未來大道可期,還望前輩能對北莽多作幫助,則後輩之幸也。”
南黎國主笑道:“借國主吉言,倘有那日,當不負所托”。
北莽國主以晚輩禮敬之,南黎國主知對方所敬非以國主之敬,而是修煉之人敬之,坦然受之,修煉一途達者為尊,作為一名聖者,享受這種尊敬是應發的。
閑言已了,當論國是。
雙方使臣給兩位國主各呈上條約:1、倘有他國進攻,雙方需按協議攻守同盟,2、開放邊界汝城和林城互通商貿,3、北莽送三百少年入天華宗修行,4、北莽贈南黎北方雪地良藥年五百份,5、約定經雙國主蓋章後,詔告天下,以示誠意。
這些條款本就是雙方國主認可後才得以訂立,雙方自無異議,就在兩國主要互簽印章之時,隻聽得山下一處忽的號炮齊鳴,人聲鼎沸,仿如一片黃色沙塵襲來。
兩國主麵帶微笑,互相點頭,隻見兩人身後各自發出一支支號箭,穿入雲霄,如煙花般炸開,數百裏皆可見。
一早柳青揚就安排所有天華宗弟子在左胸前別一青蝶,並說這些弟子由周辰統一指揮,按國主安排他需帶三位長老去處理別的事宜,周辰可以隨機應變,主要任務就一個,保護兩國國主,周辰苦笑道:“這個任務是不是太重了”?
此時周辰聽得山下人喊馬叫,號角齊鳴,便帶著弟子衝到半山腰處,讓弟子結成九個劍陣攔住去路,剩餘十九人作機動,以便隨時補充劍陣受傷之弟子,劍陣不可隨意散開,需互相策應,並安排王雨晨暫時作為聯絡員以便及時和周辰聯係,眾弟子各自領命。
周辰衝上山峰,卻見山上也已是嚴陣以待,眾內侍見周辰胸前青蝶,便未阻攔周辰。
這時聽得山下有人上來報道:“東陵運送伏兵約二十萬已包圍盟山下大部區域,請國主定奪”。
兩國主皆齊揮手道:“依計劃行事”,兩人身邊各自走出一名將軍,隨報信之人而去。
很快遠遠的就見山下各處湧出青色和紅色人馬向黃色沙塵樣人馬圍去。
兩位國主也沒有再提簽約之事,而是在山頂坐下,有侍衛各各送上茶水,兩人看著山下戰場,互相示意一下,飲起茶來。
很快山下就人海翻滾,殺聲震天,無數兵丁糾纏在一起,血肉橫飛,人頭翻滾,已成人間煉獄。
周震雖也經過凶獸森林獵殺和走鏢中那場獸戰,加之前世的電影場景畫麵應是有備之人,但此時見到這種大型現場冷兵器戰爭,還是直起雞皮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