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拜見知府 看望老友(1 / 3)

家裏出了這麼大的事,千裏之外的吳迪卻一無所知。

此時,秦州城的一家驛館之中,吳迪三人正在屋裏說著話。

公子,你說是不是因為你拜見知府大人晚了,他才故意不見你啊。

原來吳迪他們來秦州城已經好幾天了,平兒去送了拜帖,師爺卻說知府有事出去了,讓他們先去驛館住下,等知府大人回來了,他會第一時間過去通知他們,他們隻好在驛館先住下了。

吳迪望了眼平兒笑著說道:應該不會吧,可能知府大人真的有事出去了也說不定啊,再耐心等等吧。

如意姑娘也在一旁說道:是啊吳公子,都來了好幾天了,我看就是這知府故意不肯見你。

吳迪笑了笑沒有說話,他能說什麼呀,本來就是自己先失禮在前。

眼下即便是知道知府大人故意不見自己,他也隻能等著了。那可是自己的頂頭上司啊,自己的升遷任免可都是他一句話的事兒啊。

幾人正在屋裏說著話,突然傳來了敲門聲。

平兒打開門一看竟然是驛丞,趕忙把他請進了屋裏。

那驛丞進了屋就笑著說道:吳知縣,剛剛知府大人的師爺讓人來給小的傳話,說是知府大人已經回來了,我特意過來給吳知縣說一聲。

吳迪趕忙起身感謝,送走了驛臣。

隨後吳迪就讓平兒帶好禮物,二人去了秦州府衙。

秦州府衙坐落在府城南街。

眼下正是臘月,馬上就要過年了,正是府衙裏公務繁忙的時候。二人到了府衙,看到師爺已經在府衙門口等著他們了,二人隨著師爺到了府衙後院一處知府休息的地方,終於見到了這位知府大人。

秦州知府名叫秦浩益,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漢子。身形高大,一臉忠厚之相卻又自帶威嚴,見了二人也隻是微微一笑。早有侍女已經給他們上了茶。

秦知府笑著說道:吳知縣,本府這幾日有公務在身,讓你多等了幾日,你不會多心吧。

吳迪聽完早已戰戰兢兢,恭敬的說道:大人說的哪裏話,下官知道大人您公務繁忙,是我打擾大人了。下官初來秦州任知縣,按理應當要先來拜會大人的,隻因當初我急著上任,走的是祁縣小道,這才直接到了安平縣。後來又因為縣裏的一些事情耽擱了時日,這才拖了這麼久來拜會大人,還望大人恕罪。

說完把帶的那些禮物遞給了師爺說道:這是下官治下的一些特產山貨,是下官的一點心意,請大人您嚐嚐。

師爺扭頭看了看知府大人,見他點頭才收下了那些禮物。

知府這才開口說道:吳縣令太客氣啦,我在秦州的時候就已經聽說了吳縣令在安平縣的事跡。整肅官吏,為百姓修路造福鄉裏,還聯合那九華縣的餘縣令一起剿匪,維護一方平安,本府深感欣慰。我秦州官吏若都能像吳知縣這般,那也是我秦州百姓之福了。我知道吳知縣也是在一直忙於公務,耽擱了些時日也無妨。

吳迪說道:大人謬讚了,下官得聖上信任,身為安平縣的知縣。自當為百姓多做一些事情,這些都是下官該做的。也多虧大人領導有方,才能讓這秦州的百業如此興旺,大人才是我秦州百姓之福啊。

秦浩益聽完點了點頭:不愧是聖上欽賜的二甲進士,果然是心思敏捷,妙語連珠啊。不過今日你我二人就不必如此互捧了,還是說點實在的吧。我看了秋收之時你們安平縣主簿送來的稅糧以及賬冊,今年你們縣的稅糧還是整體偏低呀,本府知道你剛剛上任,各業也都才剛剛有所起色,但還是要多努力把整個縣的賦稅提高起來呀。

大人說的是,安平縣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下官確實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下官心中已有想法,一定不會辜負大人的囑托。

好,既然吳知縣已經有了想法,那本府就可以放心啦。

二人從工作到生活寒暄了一個時辰,吳迪才起身告辭離開。

秦知府象征性的起身送了一下,師爺一直把他送到了府衙門口。

回到驛館的時候,如意姑娘並沒有在驛館,他還以為如意姑娘出去城裏打探消息去了,這幾日她好像也經常出去打聽自己父親的消息,不過似乎並沒有結果。

二人並不知道,那如意姑娘此刻正在一處茶館之中,她收到了一封密信,信中她知曉了一個天大的秘密。聽說吳迪的夫人生了一對雙生子,朝廷頗為震動。瑞王讓她密切關注吳迪的動向,如果吳迪的夫人前來尋找吳迪,讓她密切留意。她看完信也大吃一驚,她好像從未見過吳迪的夫人給他寫過家書,就連平兒也從未提起過此事啊。這幾個月的朝夕相處,她看著吳迪為百姓做了那麼的好事,隻是覺得他是一個難得的好官,自己不明白瑞王為何讓他接近他監視他。

她回到驛館的的時候,吳迪還關心的問了問她:如意姑娘,可有打聽到你父親的消息。如今我們已經到了安平縣半年了,如意姑娘也可以放心的去找你的父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