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男生拍賣會(1 / 3)

1.第十九次出逃

那天我讓阿笨狗代我值日,自己則背著書包從學校的後門溜走。可是沒想到,還沒等我走出校門,就聽到身後一聲大叫:“死寧不悔,今天又不值日,這已經是第19次了。我一定要把你和阿笨狗分開。”

我回頭一看,我的同桌李薇拉正拿著掃把向我追來,我除了使勁跑,別無他法。

我跑出教學樓,又跑過足球場,回頭一看,沒了李薇拉的蹤影,我的心才放了下來。

李薇拉平時表現都很不錯,就是每次到值日的時候就讓我幹一些髒活、累活,從來都不照顧我這個同桌一下。和她同桌,我根本就沒有其他人說的那種近水樓台的優勢,所以,每次值日,我隻有一個方法,那就是逃跑。

由於我不斷逃避值日,引起了全班女生的廣泛關注,特別在我這次逃跑以後,全班女生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決定將我們班有限的七個男生資源進行合理分配,當然分配的方式是競價拍賣。

真不知道這些女生安的是什麼心,真的要拍賣的話,那我豈不慘了。值日時為了逃避勞動我一般是讓阿笨狗代替的。他這個人比較木訥,學習又差,卻有一副高大雄偉的塊頭。因此,在他第一次向我抄作業的時候我就和他達成協議,在以後的日子裏,凡是輪到我值日,活都由他來幹。同學友愛,互相幫助,沒想到這些女生卻不同意,硬要將全班的七個男生合理分配,這樣的話,七個男生四個組,就會出現有一個組是一個男生的情況,我有種預感,這種情況極有可能就發生在我的身上。

我是最不喜歡幹體力活的了,要論學習,咱一個頂她四十個,可體力活就不行了,看來躲避勞動的日子要結束了,我真不知道下一步迎接我的是什麼呀!我坐在教室裏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一個對策來。

阿笨狗下課時坐到我的桌子前麵,小聲對我說:“你知道嗎?班裏的女生聯合會已將我們幾個男生分配好了,就是不知道結果如何,好像對你不利呀!”

“為什麼?我不怕她們!”我心裏七上八下,嘴上卻還要硬撐著。

“昨天大家走後,我回教室取東西,聽到李薇拉她們說,全班就寧不悔養尊處優,不幹活,這一回要好好收拾他一下!”

一聽這話我氣得臉都綠了。阿笨狗勸我不要難過,如果不行還可以逃啊!

這話對呀!如果不想幹活的話還是可以逃的,就這麼辦了,管她們什麼拍賣,管她們把我拍賣到哪個組,一個字,就是“逃”。

看阿笨狗套近乎的樣子,我猜出來了,他準又是想讓我幫他寫作業了,這小子就是四肢發達,大腦簡單,難怪叫他“阿笨狗”嘛!

中午休息的時候,班長李薇拉宣布,下午的體育課召開班會,研究解決長期困擾我們班的男生短缺問題,將有限的男生資源合理分配,進行拍賣。她的話一出,全體男生都坐不住了。“幹什麼呀!我們又不是商品,為什麼要拍賣呀!這是侮辱人格。”“我們抗議,堅決不服從!”幾個小子還吹起了口哨,雖然說男生隻有七個,但如果真的合起夥鬧起來,女生們還真的不能怎麼樣!

女生們一個個都愣愣地看著站到桌子上的幾個男生,我們幾個被看得有些發毛,就不由自主地從桌子上麵下來了。

李薇拉站在講台上,臉色通紅,怒氣衝衝地望著我:“這是全班女生的意見,你們男生必須服從!”

“為什麼服從啊?不公平,你們就是欺負我們男生人少。”我說。

“寧不悔,你給我小點聲,平時不值日還敢頂嘴?”李薇拉從講台上走來,看樣子要打我。我見勢不妙,立馬就跑,於是,我和李薇拉在教室裏開始上演活人版“貓捉老鼠”。

這時,班主任推門而進,說:“怎麼了!誰不同意和我說,下午的班會我也會參加。”

幾位兄弟一聽這話全傻了,站著的男生像木頭一樣傻立在那裏,我也無計可施,老天,認命吧!

2.男生拍賣會

下午,在我們班的教室裏,關於男生的拍賣會正式舉行。

班主任美滋滋地坐在前麵,說:“這次拍賣會隻是一種形式,也是迫不得已呀!誰讓我們班的男生這麼少呢?因為男生少,我們少了許多評選優秀班級的機會,你們看看樓下。”

靠窗的同學趕緊把目光移向窗外,我離窗子最近,看得也清楚。操場上,(8)班的數十名男生正在賣力地清掃地上的冰雪,統一服裝,統一姿勢,都把屁股抬得老高。

校長站在一邊連連點頭,(8)班的班主任正在眉飛色舞地拍校長馬屁,校長的手在臉上不停地摸來摸去,我想他大概是在擦(8)班班主任噴到他臉上的口水吧。

老師說:“(8)班已經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班級了,可我們班呢,至今連分擔區的任務都無法承擔,這就是差距。”

同學們齊刷刷地像木偶一樣點頭,個個對老師的言論表示高度的讚同。

老師停頓了一下,又說:“差距,差距,因為有了差距,我們就應該想辦法縮短差距,這次男生拍賣會的目的就是解決這個差距的問題。”

老師一連說了五個“差距”,她說話時有重複某個詞語的習慣,目的是加深印象。

是呀!這就是差距,(8)班有一大半的人各科不及格,能幹活有什麼好?這應該也是差距,卻被老師忽略了。

老師講完後班長李薇拉開始講,她講了拍賣會的原則,之後,拍賣會正式開始。

我們每個男生都要搬個椅子坐在教室的前麵,而且手裏還必須拿著寫有號碼、姓名、體重和幹活的能力(體力值)的牌子,我們照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