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愛的學習(11)(2 / 3)

衷心希望您能回信。

切切!

看了這位女性的來信後,我不禁啞然。怎麼全是已婚婦女來向我求助了?我是什麼都能解決的人嗎?不過,她還真問對了。她信上說的那個31歲女人該不該要孩子的事自然是我研究的課題,而現在這個問題我也仔細地研究過。原因是我上的《中國傳統文化》一課中專門有“中國姓氏”這一章,我對此稍有些心得,於是,我給這位女性朋友回複道:

你好!我很理解你現在的心情。實際上,自獨生子女以來,中國城市家庭幾乎人人都遇到類似的問題,近年來,很多夫妻還為此而上了法庭,爭奪孩子的姓氏權。在我看來,這些都是中國人自由意識的興起,同時體現了中國婦女在爭取平等的權利與意誌。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是一個很大的學術問題,當然,也可以歸結為幾點:一、中國人最早是跟母姓的,這是母係文化造就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孩子跟誰的姓並非天經地義,是與社會的意識有關;二,中國人跟父姓是父係文化崛起後開始的,起始於奴隸社會;三,中國人姓氏是世界上景早的,歐洲人大多是從中世紀開始的;四、中國人的姓氏與宗法製和儒家禮教觀念密不可分;五、中國人的姓氏從先秦以後便是男權的象征;六、中國人的姓氏也是製約中國人精神的一種枷鎖。七、獨生子女開始改變中國人姓氏的傳統;八,筆名、網名等個性化的名字的出現開始徹底改變中國人的姓氏觀念。

關於這方麵的論述,我在博客裏有一篇長篇大述《中國人姓氏的沒落與自由意識的崛起》,希望你能看看。在這裏,我就不浪費筆墨了。我在這裏重點想補充一下其他的一些觀點。

一、關於姓名的一些玄學觀念

中國人始終有一種觀念,就是從陰陽和《易經》那兒得來的一種信念:名稱代表了你的命運,姓名分別代表天格、地格和人格。這是中國人的三才思想,它也代表了中國人天人合一的觀念。一個人要成功,必須是天時地利人和,而這一點就體現在名字上。這種觀念究竟是否科學呢?我不想簡單地肯定或否定,但我想隨,它是一種觀念,是中國人發明的一種思想,說透了,就是中國人的三才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觀念而生就的。這裏的天格代表了姓氏,意思是這是不可改變的,是天所賦予的。實際上,這是非常荒謬的。古人就是以此來威懾人的,也是以此來劃分姓氏的貴賤。它體現了一種血統的觀念。從今天來說,即遺傳基因。擁有高貴姓氏的人如天子,就有高貴的後代。這一點,在中國人的心中是牢固的,即使現在很多人還這樣認為,從我們現在演的一些帝王將相的影視片中就可以看出來。其實,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人的智慧是不分貴賤的,高智商的和低智商的人是極少數的。雖然基因是我們不可忽視的,但教育學和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成長與教育是有重大關係的,再高智商的孩子若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也不會成材。

地格也一樣,它代表了禮教中最腐朽的一麵。隻有人格,才體現了一些個性,才發揮了個體的主管能動性與自由意誌,但是,實際上,這種人格也是父輩定好的,與子女即其本人似乎無關。

總之,筆者以為,這種姓氏觀從本質上是限製個體自由意誌的一種封建禮教觀,是極不適應現代人的一種觀念。應該將其鏟除。此思想不除,中國人先天所擁有的觀念便是不自由的。

當然,在這裏我要順便解釋一下中國人關於姓名的另一個疑惑,那就是在很多人看來,人的姓名與其命運相關。這種觀念既與上麵我所說的三才思想和天人合一觀念一致,同時又滲進現代心理學觀念。比如,在有些人看來,有些名字是偉人取的,而有些名字是平民取的,若是平民取了偉人的名字,平民便會承受不住,小則生怪病,大則夭折,所以在這個時候往往要改名字;中國人還要看一個人命中的五行,缺了什麼便在名字中補什麼。這種觀念體現了中國人最早的也是最樸素的天人合一觀念。它的科學性至今是人們難以定義的,但我也不讚成將其否定。《易經》的玄妙與深刻是我們常人難以捉摸的。我們還應該對天地間的玄理給予應有的尊重。但是,不應該因此而束縛了人的自由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