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後記(2 / 2)

文中的“我”——沈明歡這個人物,和常規定義中的言情小說女主角也不大一樣,她絕不是眾星捧月、人見人愛的“瑪麗蘇”,她是一個非常平凡,且個性弱點比較明顯的人物。譬如,她在職場上沒有鴻鵠之誌,充其量隻能做到明哲保身;在感情中,她又不善於表達自己,隻能在不斷錯過中黯然神傷。日常,她特別宅,不擅交際,她也有自己的小肚雞腸,且言辭方麵也比較刻薄。

慶幸的是,小說中有一個人物比較討巧,可以說是十分美好的,也就是沈明歡的好友——小米。小米這個人物,是一個來源於現實卻又帶有虛幻色彩的人物,因為她敏銳、理性,個性神秘又浪漫,且熱衷於追求自由。追求身心自由這件事,是大多數人想要卻難以抵達的。所以會有涯友感歎說:希望成為小米這樣的姑娘!

整個故事采用倒敘和插敘的手法,且用的是第一人稱,在事件描述上,可以看出主人公鮮明的“情緒”。譬如在描寫易小天這一段感情的時候,沈明歡的情緒比較激烈,這段感情是她難以啟齒且全盤否定的。所以易小天這個人物出現之後,會讓讀者覺得這個人有違和感,他和沈明歡是一種奇怪的組合。故事中的沈明歡經常會被易小天神龍不見首尾、變幻無常的性格所困擾,因此言辭也會帶有抨擊和刻薄的色彩。但其實也有某些細節描寫,是說明沈明歡本身比較認命,且願意承擔這份並不合她心意的感情的。

而小豬這個人物,看起來文藝又清新,其實也是偏向於現實的邏輯的。譬如在遭受沈明歡的冷處理後,小豬並沒有像其他言情故事裏的男二號那樣,癡情難忘、默默守候,而是順其自然地接受了高中女同學的感情。其實現實生活中的人大多如此,誰也不會為誰在原地守候,因為時間會將一個人推向另一個人身邊。哪怕那並不是愛情。

沈明歡和小豬之間並不是天降奇緣。小豬雖然不是男一號,出場率不高,但每一次出場,都帶有對沈明歡默默的溫情,這足以說明小豬內心對沈明歡一直是盛載著情意的。

而沈明歡呢?因為一直默默戀著夏俊森,所以無數次地故意忽略小豬渴望傳遞的溫情暖意,但其實她的內心是有潛移默化地接受的。一塊吃水煮魚的時候,她覺得麵前這個男孩是可愛而青春動人的,是善良且多才多藝的,心中有暖暖的喜歡,隻不過這份喜歡不夠濃烈罷了。後來她拒絕了小豬的電話攻勢,內心頗為複雜,她覺得有些遺憾且十分難過。再後來,夏俊森淡出她的生活之後,她主動給小豬打電話,試圖親近這個男孩,卻意外發現他已經有女朋友了。於是,她隻有收斂住自己的小心思,繼續在孤獨中等待屬於自己的緣分,直到等到了易小天。

所以說,最後的結尾,小豬和沈明歡各自從自己並不平順的情路中繞道出來,順其自然地走到一起,是並不突兀的。唯一的遺憾,是整個故事,他們溫柔交集的情節似乎不太多,看完後覺得不太過癮:怎麼最後就在一起了呢?是不是應該鋪墊得更多,情節設置得更多點?

我當時的想法便是,給他們的感情留一點想象的空間似乎更好。因為整個故事,情感隻不過是一條長長的線索,而那些北漂著的人們,他們的生存與生活狀態,才是我更想要用力著筆的。

我相信偌大個北京城,一定有更多的人,他們經曆著精彩而豐盛的人生,他們的故事甚至比任何一部小說裏描寫的更極致。

生活永遠比故事精彩。但能成為一個講故事的人,我深感慶幸。

姚意

2013年9月24日晚於河北燕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