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後記(1 / 2)

北京詠歎調

這是一個信息轟炸的年代。2012年年末的一個淩晨,我像往常一樣貓在網絡上,目不暇接地吸收著互聯網遞送的各類信息,從社會新聞到娛樂八卦,再到微博朋友圈,爾後,我像往常一樣打開了天涯論壇,開始瀏覽帖子。

我身處的房間,在北京“七環”外一個著名樓盤的21層。這裏與北京密不可分,卻是屬於河北的行政管轄。窗外有遙遠而閃爍的燈火,照亮著漆黑的冬夜,而樓對麵的窗格子裏,已鮮有亮光,鄰居們早已酣然入睡。在這樣一座“睡城”,像我這樣悠閑熬夜、淩晨仍然清醒的人,並不多見。因為第二天的淩晨,睡城裏的年輕人都將在鬧鈴聲中醒來,趕高速巴士,再轉地鐵,去往北京城的各個崗位上工作;夜幕降臨時,再趕回來,然後洗洗睡覺:就這樣忙忙碌碌,周而複始地生活。

是的,就像這個區域裏著名樓盤的那句著名廣告詞一樣:80後的生活,90後的夢想——這是一部分北漂在北京漂泊多年後最終所選擇的生活狀態。

而我,這個北漂多年的南方妹子,在這裏也終於有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家,一份屬於自己的寧靜生活。

白駒過隙,一轉眼,漂泊在北京已是第八個年頭。我懷念2005年那個眼神惶恐、笑容天真的自己,我懷念大興京開高速上方的那一輪明月;我懷念2006年的望京,和摯友徹夜長談心中夢想的時刻,以及內心膨脹著的那份激動與向往;我懷念2007年的甜水園北裏,懷念那一條布滿烤串香味的老街;我懷念2008年後海上的一次泛舟,我曾經以為那一場波濤蕩漾就是我所向往的浪漫;我懷念2009年……我懷念這八年我所經曆過的一切。於是,在這樣一個靜謐而不眠的淩晨,我在天涯論壇的情感版塊上,開始書寫一個類似於回憶錄的帖子。我想記錄一場真實的經曆,想在回憶裏傾訴一場過往,可寫著寫著,便寫成了一個長長的故事,寫成了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故事裏的人和事,依然是我生活中所遇見的人和事,但因為文字的修辭與呈現,真實與否,已然變得不那麼重要。就如同,我們一起登高看一場美妙的日出,最終日出的壯麗與否並不重要,而我們一同攀越與征服一座座山峰的過程,才值得人去深深回味。

然而,在論壇上發帖寫文有很大的便利,也有其局限性。譬如在天涯論壇上發帖子(“舞文弄墨”、“蓮蓬鬼話”版塊除外),如果文章的內容太過於虛構,或者小說的氛圍太濃鬱,一般網友就會失去一半跟帖的興趣,所以,我選擇用第一人稱來寫這個故事,用自身“小人物”的視角來闡述一場北漂的經曆,以讓人引起共鳴。

果然,很多讀者也是帶著獵奇的心理,被“北漂”這個標題所吸引,來看樓主敘述自己的真實生活。在這樣一個前提下,我在構思情節的時候,會注重現實的因素。采納的素材也是自己身上發生的、或者朋友身上發生的故事。所以,這個故事裏頭的人物,基本上每一個都有生活的原型。隻不過,在某些對白以及細節方麵略作小說化處理,但仍然強調真實和符合現實邏輯。

帖子在天涯論壇發布以後,因不斷有涯友反饋意見,左右了我對情節的設置。譬如,小女生們會被夏俊森這個形象所打動,呼籲夏俊森出場多一些,我就會刻意在某些個場景安排夏俊森出現,給沈明歡帶來一些浪漫。但後來,涯友們又經過理性分析,覺得夏俊森和沈明歡不應該在一起,因為夏俊森性情上執著的部分、不會輕易給人帶來幸福,還有喜歡女孩子的類型也不適合沈明歡。於是夏俊森最終和沈明歡擦肩而過,也算是偶然中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