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怎樣告訴孩子他是從哪裏來的(2 / 3)

我給他講了很多,他耐心地聽完後說,這些東西還可以講,但有些東西我們怎麼告訴孩子呢?不單是我們不好意思談,就是孩子本身也不好意思聽我們講,你說怎麼辦呢?

我笑著說,道德,這種道德並非僅指我們中國的保守的性道德,世界各國人都一樣。

一個初中的女孩子都難以來進行家庭性教育,又如何來教育什麼都不懂的幼兒和小學生呢?

這句話一說,很可能會招致一片罵聲。有人可能會說:“人家幼兒園就開始談戀愛了,什麼不懂?”

我的孩子是一歲多快兩歲時問她媽媽怎麼生下她的。我認為這個時候我們無法給她講清楚,便用了各種美好的故事來形容給她聽。她聽了後很高興。在她的意識中,兩個人相愛可能就會生孩子;後來,她說,兩個人一結婚就可以生孩子。

我的理由與教孩子一個圓圈到底是字母o還是數字0還是圖畫圓餅、太陽等等一樣,應該給孩子一些想象與創造的空間,因為性也不是單一的生理科學,而是一種綜合的文化,社會文化是附著在生理之上的。現在人們都認為讓孩子想象性是一種錯誤,因為生怕後來會壓抑,這種擔心也是由於過分的壓抑而導致的,但並非所有的想象都會造成壓抑,恰恰相反,你要給孩子一種性的美感,讓性成為一種愛。

我們現在過分地強調性生理科學的教育,而很少去重視社會文化的教育。現在大學裏有很多性教育課,大學的一些急功近利者也紛紛喊道,我們也開性教育課了。但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課呢?它究竟是不是要在大學裏進行的性教育課?我一直認為,在大學裏應該開設的是一種高深文化教育,探討的應該是未知的和被禁忌的一切,而非這種中學時學的知識。(批評別人並不是說我的性文化課有多好,相反,我認為我們都是在探索,我的課也並不成熟。有很多問題,一樣要批評。)

那麼,如此說來,什麼時候該告訴孩子他是怎麼來到這世上的呢?(瞧,這其實是一個多麼詩意的問題,但試著用科學的知識去回答它時,它就無趣了,詩意盡失了。)

我以為,要在孩子對自己的身體和周圍世界有一個相對穩定的認識時,比如,他們能夠理解你所說的生理方麵的科學知識,他們也有相對清晰的認知體驗,如他們大體對自己的生理器官有些認識,並對異性的生理器官也有一個簡單的認知時,這個時候的他們,對性的想象有了一定的審美認識和道德認識(這是靠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培養的),雖然這些認識不一定是對的,但一定要有,這時告訴他們性究竟是怎麼回事、怎樣來認識性、怎樣來麵對性。從大體年齡來看,應該到了小學高年級和初中時期較好,當然也要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