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野心學(2 / 3)

所以說“仁義”是做官的基礎,“黑凶”是做官的武器,對人使用“仁義”才使更多的人擁護你,成為你的朋友,對朋友講“仁義”才使更多的朋友為你鞠躬盡瘁!對你的敵人要“黑凶”絕不留情,才能打倒他,消滅他,才能殺一儆百,使更多的人不敢與你抗衡!雷鋒也說過這樣一句話:“對人民像春天一般的溫暖,對敵人像秋風掃落葉一般的殘酷。”

總而言之,對朋友要仁善,對敵人要凶狠,就像貓對人,貓對老鼠一樣。請注意,“對敵人要凶狠”,隻是在政治上,在戰略思想上,不一定非把敵人置之死地,因為敵人與朋友是互相轉化的,真正的敵人隻要投降於你,也就變成朋友,真正的朋友要是背叛了你,也就變成了敵人!

毛澤東在論《殲滅戰》中指出:“對於人,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對於敵,擊潰其十個師,不如殲滅其一個師。”這句話就是說,對敵要狠,做到殺一儆百的功效,消滅極少部分人,使大部分人不敢與你抗衡,來投靠你,成為你的朋友。

(請留言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第四節 朋友與敵人

朋友與敵人是相互轉化的,由於矛盾的變化,敵人可以變成朋友,朋友也可以變成敵人,拿破侖說的好:“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做為一個野心家必須掌握這個道理。必須分清哪是主要敵人,哪是次要敵人,哪是真正的朋友?毛澤東在這個問題上重點指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中國過去一切革命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

毛澤東把這個問題放在《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一頁,第一個問題,從中可以看出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隻因為這樣,毛澤東才永立不敗之地。

誰是我們的朋友?擁護我的,與我有共同目標的人,或想一切辦法能夠團結、能夠利用的人,都是我們的朋友,其目的就是想一切辦法擴大自己的勢力,縮小敵人的力量。

誰是真正的敵人?敵人分為我的敵人和我們的敵人。與我爭奪霸權的人是我的敵人;即是我的敵人,又是我的敵人的敵人,才是我們的敵人。隻有我的敵人存在時,就直接攻打我的敵人。在兩種敵人共同存在下,把我們的敵人做為真正的敵人,把我的敵人變成朋友,聯合起來,先攻打我們的敵人,之後,再攻打自己的敵人。從人際關係講:先領導朋友給朋友報仇,之後,再領導朋友給自己報仇,這是真理。

若在三種或三種以上的勢力,互相爭奪霸權時,要聯弱攻強,互相利用,把弱小的敵人變成朋友,攻擊強大的敵人——我們的敵人。我們的敵人消滅後,再攻擊我的敵人。也可以團結強大的敵人,攻擊弱小的敵人,在戰爭中發展自己力量。

在聯合我的敵人時,我的敵人雖然變成了朋友,但是在思想意識上,仍然是對立的敵人,要加以防範,聯合一天就利用一天,隻要不分裂就是我們的朋友。對這樣的朋友怎樣對待?諸葛亮對魏延的利用和處理是很好的例子,隻用了一兵一卒就平定了內亂。毛澤東在第二次國共合作的聯合策略和反內戰的準備戰略以及皖南事變毛澤東做出的正確的決定也是很好的例子。三國時的孫權攻打荊州,劉備進攻東吳等等都是錯誤決策,他們違背了“先攻打我們的敵人,之後,再攻打自己的敵人。”所以他們都不能成霸業。對“明箭易躲,暗箭難防”等事,看了《野心學》就知道這些暗箭不暗了,明明白白的擺在我們麵前。聯合的敵人是我的敵人,要時時刻刻的戒備。

在攻擊敵人時,必須做到“打倒一切,樹立一切;攻擊一切,利用一切。”

打倒敵人的目的,就是讓一些人從敵人那邊分離出來,變成自己的朋友,達到壯大自己的力量,消弱敵人的勢力,為之“打倒一切,樹立一切”。攻擊敵人的目的,就是把敵人轉化成朋友,變成真正的朋友,成為自己的力量,達到消滅敵人的目的,為之“攻擊一切,利用一切”。

毛澤東在農民運動中充分利用了這一理論,在優待俘虜的政策上也就說明了這個道理。隻有這樣才能做到徹底消滅敵人。利用這一理論,才能在戰爭中壯大自己的力量,成為戰爭的強者,使那些觀望者和黃雀者視而懼之!(請留言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第五節 智鬥三妙法

一、鼓叫法

在官場上,有的官買的到,有的官買不到,就要靠競爭,官場與商場一樣。在商場裏,張三賣了幾年的鍋,又來了一個李四也來賣鍋,張三的鍋賣的快,李四的鍋賣不動。李四想了一個法子,叫人在張三的鍋中挑選幾個裂痕的鍋,要是沒有裂痕,就拿些酸水偷偷倒進張三的鍋裏。等到鍋被腐蝕壞了時,就拿著錘子走到張三鍋前,抄起那個腐蝕壞了的鍋,或有裂痕的鍋,指著壞處或裂痕向眾人高聲呐喊:“請看他這些鍋,賣的都是壞鍋,都是殘品!這種鍋用不了多長時間。”一邊叫,一邊用錘子鼓,裂痕越鼓越大,眾人看了大吃一驚,好像上了張三的當。張三看了一鼓就壞的鍋也不知所以然。李四還沒等張三明白過來,就與同夥發動眾人一湧齊上,把張三打到在地,把張三的鍋用錘子全部鼓壞。張三從此一敗塗地,而李四占領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