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是個厚道人,沒有心計,可是他生在帝王家,嬌生慣養,形成了無拘無束的性格,吃喝玩樂,走馬鬥雞,任意妄為。現在他是皇帝,沒有人管他了,他更加放蕩了自己,為所欲為了。
他誰也不怕,就怕相父諸葛亮,有諸葛亮在,他幹什麼也不能盡興。一山不容二虎。有諸葛亮在,劉禪就顯不出王的風度。
劉禪是多麼希望諸葛亮遠離皇宮,去領兵打仗。諸葛亮出朝領兵打仗,劉禪就能大張旗鼓的吃喝玩樂,走馬鬥雞,大顯王的風度。
諸葛亮在朝處理國事,劉禪就變成了縮頭烏龜,把諸葛亮看成眼中釘,肉中刺,就有殺害諸葛亮的念頭,多麼希望諸葛亮領兵在外!所以諸葛亮每次北伐,劉禪都是笑臉相送,目的不是稱霸中原,而是為了自己瀟灑。看一看諸葛亮北伐年代表就知道劉禪的心思。
蜀建興元年 223年
43歲
劉備兵敗白帝城,托孤於諸葛亮。劉備死,劉禪即位,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
蜀建興2年 224年
44歲
諸葛亮調整巴蜀內政。
蜀建興3年 225
年 45歲
諸葛亮率軍南征,平定南蠻。
蜀建興5年 227年
47歲
諸葛亮上《出師表》,屯兵漢中,即日北伐。
蜀建興6年 228年
48歲
北伐失街亭,諸葛亮斬馬謖,自貶為右將軍,行丞相事。
蜀建興7年 229年
49歲
諸葛亮再次北伐,奪取武都、陰平,恢複丞相職位。
蜀建興8年 230年
50歲
諸葛亮再次北伐。
蜀建興9年 231年
51歲
諸葛亮北伐攻祁山,大敗魏軍,在木門伏殺魏名將張合。
蜀建興11年
233年 53歲
諸葛亮在斜穀修造邸閣,屯集糧食。
蜀建興12年
234年 54歲
諸葛亮於再次北伐,因積勞成疾病故五丈原。
多麼頻繁的北伐,基本上每年一次,做為一國丞相絕不能做出這樣事。每次北伐都是在劉禪的催促下做出的決定。諸葛亮每次北伐歸來,劉禪就像熱鍋上的螞蟻,恨不得馬上讓諸葛亮領兵回去,因為諸葛亮在朝一天,就侵犯到劉禪一天的權力,劉禪就少樂一天,他一定掰著手指頭算著出兵的日期。
諸葛亮怕“鳥盡弓藏”隻好領兵打仗。第一次北伐大敗而歸,劉禪是很不高興,一、沒給他創得基業,二、他還沒玩夠,這麼快班師回朝,又侵犯了劉禪的權力。諸葛亮斬了馬謖,自貶三級,劉禪還是不高興,諸葛亮又寫了《後出師表》,劉禪才沒話可說了,對以後北伐的勝敗也就不敢提了,隻要諸葛亮領兵打仗劉禪才心情舒暢。
諸葛亮像一匹狂奔的野馬,誰也不知道他為什麼在狂奔?隻有他自己明白,有人拿著鞭子趕他,直到死亡,也不肯放下鞭子。
“君主的權利是至高無上的,任何人不許侵犯。誰侵犯了它,誰想侵犯,誰就成了刀下之鬼,”而諸葛亮掌握蜀國大權,他侵犯了劉禪的權利,而劉禪一定想法設法奪回他應有的權利。就像近代康熙皇上,為了皇權,十四歲把功臣鼇拜殺了,又平定了三藩。那吳三桂可是清朝開國功臣啊。
十三歲的順治皇上竟把自己的皇父多爾袞挖墓鞭屍,砍頭示眾,撒骨揚塵了。順治為什麼對多爾袞如此仇恨?因為多爾袞長期侵占了順治的權利。要是仇恨,多爾袞的恩要大大超過他的仇恨。
因為“官場上的鬥爭是不分仇與恨,不分對與錯,不是為了仇恨而鬥爭,也不是為了對與錯而鬥爭,而是為了勝負,為了霸權而鬥爭!”在權力爭鬥中是沒有恩仇的,要講“恩”,劉邦不會殺韓信,王莽也不會篡權,呂後也不會殺皇帝和劉氏子孫等等,要講“仇”齊桓公不會利用差一點射死自己的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