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不要輕易被失敗嚇倒
在我們陷入逆境時,一味地埋怨和詛咒是無濟於事的,那隻會讓我們變得更加沮喪。與其苦苦等待,不如點燃自己手中僅有的“火種”和希望,去戰勝黑暗,擺脫困境,為自己創造一個光明的前程。
禪心如燈
一切挫折,一切委屈,一切不幸,甚至災難,都是因緣成就。該來的就來,該去的就去,這叫“該來當來,該去當去”。既無須等待,無須期盼,也無須逃避,無須畏懼,當然,更無須妄想多多了。千裏長江幾多曲?人生不可能沒有挫折,不可能沒有意外的打擊。早點遇到這些,可能是你的福氣。它可以幫助你積累勇氣,儲備資糧,總結自己,學會上路,日後才能贏得成功。
——覺真法師
在經曆了多次失敗之後,大多數人會選擇放棄。世間很多事情都是難以預料的,親人的離去,生意的失敗,失戀,失業……打破了我們原本平靜的生活,以後的路究竟應該怎麼走?我們應當從哪裏起步?
被譽為“經營之神”的鬆下幸之助9歲起就去大阪做一個小夥計,父親的過早去世使得15歲的他不得不擔負起生活的重擔,寄人籬下的生活使他過早地體驗出了做人的艱辛。
22歲那年,鬆下幸之助晉升為一家電燈公司的質檢員。就在這時,他發現自己得了家族病,已經有9位家人在30歲前因為此病離開了人世。他沒了退路,反而對可能發生的事情有了充分的精神準備,這也使他形成了一套與疾病作鬥爭的方法: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以平常之心麵對疾病,調動機體自身的免疫力、抵抗力與病魔作鬥爭,使自己保持旺盛的精力。這樣的過程持續了一年,他的身體也變得結實起來,內心也越來越堅強,這種心態也影響了他的一生。
經過患病一年來的苦苦思索,他決心辭去公司的工作,開始獨立經營插座生意。創業之初,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物價飛漲,而鬆下幸之助手裏的所有資金還不到100元。公司成立後,最初的產品是插座和燈頭,卻因銷量不佳,工廠到了難以維持的地步,員工相繼離去,鬆下幸之助的境況變得很糟糕。
但他把這一切都看成是創業的必然經曆,他對自己說:“再下點兒工夫,總會成功的!已有更接近成功的把握了。”他相信:堅持下去取得成功,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報答。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生意逐漸有了轉機,直到6年後拿出第一個像樣的產品,也就是自行車前燈時,公司才慢慢走出困境。
1929年經濟危機席卷全球,日本也未能幸免於難,鬆下幸之助的產品銷量銳減,庫存激增。日本的戰敗使得鬆下幸之助幾乎變得一無所有,1949年時,他欠下了達10億元的巨額債務。為抗議把公司定為財閥,鬆下幸之助去美軍司令部進行交涉的次數不下50次。
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並沒有擊垮鬆下幸之助,如今鬆下已經成為享譽全世界的知名品牌,而這個品牌也是在不斷的磨礪之中逐漸成長起來的。
如果當初在得知自己患上家族病的那一刻,鬆下幸之助就將自己埋沒在悲傷之中,那麼,或許我們就不會看到今天鬆下這個品牌了。
生活中有各種各樣我們想不到的事情,其實這些事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無法從這些事情所造成的影響中抽身出來,盡早地以最新、最好的狀態投入到下一件事情中。哪怕我們現在身無分文,但我們可以以此作為起點,一點一滴地打拚。磨礪到了,騰飛的翅膀就會變得堅硬,也就能夠翱翔於天地之間了。
心靈寄語
不要害怕失敗,不要害怕前行路上的困難。內心時刻充滿希望的人擁有驚人的力量,這種自信的力量會讓他們一刻不停地去開拓。在挫折中不退縮,再堅持一下,或許下一刻就能迎來勝利的曙光。
)第二節 悲與喜,一切都將會過去
禪心如燈
生命的精彩不在於如何度過美好的日子,而是如何應對艱難的時光。
——藏學法師
人的一生就像天氣一樣變幻莫測,有晴有雨,有風有霧,無論誰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況且,一帆風順的人生就像是白紙一張,蒼白枯燥。經過風雨的洗禮,等到年老時,回過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或許有辛酸與淚水,但也正因如此生命中多了一些難忘與快樂。
悲與喜,終將成為過去,既然這樣,對於眼前的不幸,又何必過於計較呢?世間萬事,來不可阻擋,去也不必挽留。生生死死,哭哭笑笑,一切的幸與不幸,都隻是一個過程。
佛印正坐在船上與蘇東坡把酒話禪,突然聽到有人喊:“有人落水了!”
佛印馬上跳入水中,把人救上岸來,落水的原來是一位少婦。
佛印問:“你年紀輕輕,為什麼尋短見呢?”
“我剛結婚三年,丈夫就拋棄了我,孩子也沒了,你說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佛印又問:“三年前你是怎麼過的?”
少婦的眼睛一亮:“那時我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那時你有丈夫和孩子嗎?”
“當然沒有。”
“那你不過是被命運送回到了三年前,現在你又可以無憂無慮、自由自在了。”
少婦揉了揉眼睛,恍如一場夢。她想了想,向佛印道過謝便走了。此後,這位少婦再也沒有尋過短見。
眾生苦苦尋求,就是為了離苦得樂,然而,什麼才是快樂的真正法門?也許我們可以從這句話中找到答案:“不要討厭壞境界,也不要貪求好現象,隻有不依不求,才能無欠無賒,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快樂。”逆境中要勇於承擔,不可自暴自棄;順境中要謙卑恭謹,不可得意忘形。
緣起緣滅,好壞得失,都是生命的常態,這一切都會過去。所以,無論順逆,都應以心靈的常態對待生命。
心靈寄語
命運總是喜歡和人開玩笑,我們又何必太認真呢?我們赤條條地來到世上,最終也將赤條條地離去,不妨把一切不幸都看成一種難得的體驗,即使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也要為我們能在有生之年體驗末日而感到幸運。
)第三節 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禪心如燈
觀念決定命運,當我們麵對外境時,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看出的層麵也不盡相同。譬如一個圓柱形的物體,縱切麵會是長方形,橫切麵是正圓形,斜切麵則成橢圓形。切入的角度不同,得出的樣貌自然千差萬別,凡事若能嚐試從正麵思考,以積極態度來麵對,前景就可能有峰回路轉之餘地。
——永固法師
世界上沒有死胡同,關鍵就看你如何去尋找出路。有一句話說得好:“橫切蘋果,你就能夠看到美麗的星星。”當你在工作中遭遇困難的時候,學著換一種眼光和思維看問題,相信你一定能夠化逆境為順境,化問題為機遇。
換一種思維方式,能使你在遭遇困難時找到峰回路轉的契機,從而開辟一片新的天地。
相傳康熙年間,安徽青年王致和赴京應試落第後,決定留在京城,一邊繼續攻讀,一邊賣豆腐謀生。可是,他畢竟是個年輕的讀書人,沒有做生意的經驗。夏季的一天,他的豆腐剩下不少,他隻好用小缸把豆腐切塊醃好。但日子一長,他竟把這缸豆腐給忘了,直到秋涼時才想起來,但此時醃豆腐已經變成了“臭豆腐”。王致和十分惱火,正欲把這臭氣熏天的豆腐扔掉時,轉而一想,雖然臭了,但自己總還可以留著吃吧。於是,就忍著臭味吃了起來,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這臭豆腐聞起來雖有股臭味,吃起來卻非常香。
於是,王致和便拿了一些臭豆腐去給他的朋友吃。好說歹說,他的朋友才同意嚐一口,沒想到,這些人在捂著鼻子嚐了以後,都讚不絕口,一致認為此豆腐美味可口。王致和於是改行專門做起了臭豆腐的生意,生意越做越大,影響也越來越廣。最後,連慈禧太後也慕名前來嚐一嚐美味的臭豆腐,並對其大加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