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
有希望在,我們就有了前進的動力。我們當中的很多人,不僅自己不去為看來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努力,反而還去嘲笑那些為了夢想而努力的人們,覺得他們愚蠢。或許有一天,當你再次見到那個曾經被你嘲笑過的人之時,會突然間發現他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成功的人。
台塑董事長王永慶就是一個善於抓住機遇的人。1980年,美國經濟陷入低潮,石化工業普遍不景氣,關閉、停產的化工廠比比皆是。經濟蕭條期間,許多企業家抱著觀望的態度,不敢貿然行動,那些瀕臨倒閉的石化廠雖然虧本出售,但是卻仍無人問津。在這時,王永慶卻發動攻勢,以出人意料的低價,買下德克薩斯州休斯敦的一個石化廠。德克薩斯州是美國石油蘊藏量最豐富的一個州,而且油質非常好。王永慶在那兒籌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PVC塑膠工廠,年產量48萬噸。
王永慶在第二年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美國的路易斯安那州和德拉瓦州各買下一個石化廠。1982年,王永慶更以1950萬美元買下了美國JM塑膠管公司的8個PVC下遊廠。王永慶的這些大膽舉動令同行大為不解,他們用疑惑的目光注視著他,議論紛紛。
可王永慶認為: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進行投資,收購或建廠的成本比較低,可增加產品的競爭能力。而且,經濟景氣大都遵循一定的周期規律,有落必有漲,興建一座現代化工廠約需要一年半到兩年時間,在經濟不景氣時建廠,等到建設結束時,市場又在複蘇之中,正好趕上銷售良機。
不過經濟複蘇卻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加上收購的工廠出現了一係列的問題,例如:石化廠機器老化、設備殘舊等,讓他在一年時間內虧損了800萬美元。
不過,這時的王永慶並沒有灰心,他通過改製,讓工廠的麵貌有了徹底改觀,生產很快走上了正軌。
經過台塑人的辛勤奮鬥,到1983年底,王永慶在美國的PVC廠每年的產量共計達39萬噸,加上台塑原有的55萬噸生產能力,合計年產量達到94萬噸,台塑企業成了世界上產量最大的PVC製造商。
機會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來之不易的,無論它是多麼微小,都值得一試。隻有嚐試才會有希望,放棄機會就等於放棄了成功的可能。
心靈寄語
生活中沒有任何困難或逆境可以成為我們畏縮不前的理由,當我們陷入困境時,一定要拿出勇氣,對未來充滿希望,這樣才能大步向前,推開成功的大門。
)第七節 麵對挫折,要堅定信念
禪心如燈
信念控製著生命之舟的方向,幫助迷茫者在失落中重新定位。因此,具有堅定信念的人將產生強大的行為動力,即使身處逆境仍可以扭轉厄運,煥發出生命的潛能,從而邁向成功。
——淨因法師
佛家有語:“有錢也苦,沒錢也苦;閑也苦,忙也苦,世間有哪個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會越覺得痛苦,何不把苦當作磨煉?”
人的一生,很難保證永遠平安無事。天災從生命誕生初始便如影隨形,人禍則與每個人的一生緊緊相伴,不可分離。因此,每個人都要樹立堅定的信念。
有一位窮困潦倒的年輕人,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也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西服。但他仍全心全意地堅持著自己心中的夢想,他想做演員,當電影明星。好萊塢當時共有500家電影公司,他根據自己仔細劃定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帶著為自己量身定做的劇本前去一一拜訪,但第一遍拜訪下來,500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願意聘用他。
麵對無情的拒絕,他沒有灰心,從最後一家被拒絕的電影公司出來之後不久,他就又從第一家開始了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第二輪拜訪也以失敗而告終。第三輪的拜訪結果仍與第二輪相同。但這位年輕人沒有放棄,不久後又咬牙開始了他的第四輪拜訪。
當拜訪到第350家電影公司時,老板竟破天荒地答應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他欣喜若狂。幾天後,他獲得通知,請他前去詳細商談。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並請他擔任自己所寫劇本中的男主角。不久這部電影問世了,名叫《洛奇》。這位年輕人的名字就叫史泰龍,後來他成了紅遍全世界的巨星。
其實,陷入絕望的境地往往是對今後的路沒有信心。人常說“絕境逢生”,很多時候,有些事情看起來是沒有回旋的餘地了,但隻要不放棄,很可能就會出現轉機。
所以,不論是遇到什麼事情,不論事情在現在看來是如何糟糕,千萬不要以為沒有了辦法。也不要因為這次是真正的失敗了,就因此認為自己確實是無能,每一個人幾乎都是由不斷地失敗,再不斷地爬起來才到達成功的。每當覺得開始絕望的時候,就鼓勵自己再試一次,再試一次就很可能讓自己跨越苦難的沼澤地。給自己一個機會,生活的機會才會留給自己。
心靈寄語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古今中外有許多人都在磨難的泥濘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腳印。那些立大誌、成大事者,都飽受磨難、備嚐艱辛而最終為上天所成全,得建豐功偉業。
)第八節 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人生
禪心如燈
做任何事情,都要具足很多因緣才能得到結果,差不多就行了。越追求完美,越得不到完美。哪有十全十美的?世上沒有完美,想開了、想通了就是完美;世上沒有完美,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完美;世上沒有完美,放下了、隨緣了就是完美。
——達真堪布
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其實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是毫無缺憾的。隻要能體會到每個生命都有欠缺,我們就不會再去與他人作無謂的比較了,反而更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我們的身體可能有缺陷,或有不完美的過去,但我們仍然可以追求一個完整的人生和幸福的生活,這才是對待生命的正確態度。
我有一個朋友,單身半輩子,快五十了,突然結了婚,新娘跟他的年齡差不多,徐娘半老,風韻猶存。隻是知道的朋友都竊竊私語:“那女人以前是個演員,現在過氣了,曾嫁過兩任丈夫,都離了婚,現在由他撿了個剩貨……”
不知道這話是不是傳到了他耳裏。有一天,他跟我出去,一邊開車,一邊笑道:“我這個人,年輕的時候就盼開奔馳車,沒錢,買不起;現在呀,還是買不起,買輛二手奔馳車。”
他開的確實是輛老奔馳,我左右看看說:“二手?看來很好啊!馬力也足!”
“是呀!”他笑了起來,“舊車有什麼不好?就像我太太,先嫁個四川人,又嫁個上海人,還在演藝圈二十多年,大大小小的場麵見多了。現在老了,收了心,沒了以前的嬌氣與浮華,卻做得一手四川菜和上海菜,又懂得布置家。講句實在話,她真正最完美的時候,反而都被我遇上了。”
“你說得真有理,”我說,“別人不說,我真看不出來,她竟是當年那位豔星。”
“是啊!”他拍著方向盤,“其實想想我自己,我又完美嗎?我還不是千瘡百孔,有過許多荒唐事,正因為我們走過了這些,所以兩個人都成熟了,都知道忍讓和寬容。”
我們都是不完美的人,應該相互體諒、相互包容。世界文化史上有著名的三大怪傑:文學家彌爾頓是瞎子,大音樂家貝多芬是聾子,天才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是啞巴。如果用“上帝咬蘋果”的理論來評價,他們也都是由於被上帝特別喜愛,被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的緣故。
心靈寄語
沒有人讓你煩惱,沒有人讓你痛苦。遇到事情,自己想不通,那是自己的智慧不夠、修行不夠。去任何場合去看,都不會有完美的東西。若是你隻會以一種心態去麵對,隻會從一個角度去思考,那肯定有很多不完美、不圓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