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鎮槍殺案:撲朔迷離,爭議幾時休
兩名持槍者射殺保安。
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有一個名為南布雷特裏的小鎮。1920年4月15日下午,這裏發生了一起槍殺案。
槍案發生時,兩名保安正給當地的一家鞋廠押送工資款,約有15000美元。突然,從路邊躥上來兩個男子,他們持槍射向保安。其中一名保安名叫貝拉德,不幸被擊中要害,當場死亡。
然後,這兩名膽大妄為的持槍者搶走了所有的錢,並跳上一輛停在門口的汽車,逃之夭夭。看來那輛門口的汽車是他們早就停好的。
這起惡性搶劫事件震驚了平靜的小鎮。警方趕來後,開始調查這起案件。有目擊者描述,從外貌上來看,那兩名持槍者應該是意大利人,其中一人長著厚黑的大胡子。在案發現場,警察發現了幾個彈殼。經鑒定,這是口徑為點32的子彈。製造這種子彈的,有三家公司,分別是彼得斯、溫切斯特以及雷明頓。
那麼,那兩名案犯究竟是誰?警方不敢懈怠,緊鑼密鼓開始偵查。
兩名嫌疑犯。
案發後不久,警方就發現了那輛逃犯逃逸時所用的汽車。毋庸說,這是一條極寶貴的線索。根據這一線索,警方初步鎖定了一個目標:一個名叫波達的意大利人。這位波達先生,是一個有前科的人,不久前就曾犯下過一樁命案。
警方摸到了波達的住處,進行了突然襲擊。不過這時,波達已經逃跑。但是他的住處並不是空無一人,警方在那裏抓住了羅米奧·;範齊蒂與尼古拉·;薩科。羅米奧·;範齊蒂現年32歲,留著長胡子;尼古拉·;薩科現年29歲。兩人都是意大利移民,並且他們都帶著手槍,已經裝上了子彈。
警方發現,薩科所帶的那把手槍的口徑,與殺害貝拉德的手槍的口徑是一致的!另外,在薩科的口袋裏,還搜查出了23顆由彼得斯、溫切斯特以及雷明頓三家公司所製造的子彈。警方本想抓捕波達,如今卻抓住了更大的嫌疑人,這可以說是意外之喜!警方控告他們就是向兩名保安開槍的搶劫犯。
1921年5月的最後一天,槍擊案件開庭審理。控方認為薩科與範齊蒂就是凶手,但是這兩人的辯護律師堅稱他們無罪,而是被冤枉的。辯護律師還說,薩科與範齊蒂之所以被抓捕起來,並不得不接受審判,是因為他們的政治信仰,而不是因為案件本身。不僅如此,他們還尋求右翼組織的支持。這兩人的被捕,正所謂“一石激起千層浪”,竟引發了許多起遊行示威活動。
而且就證人的數量而言,控方也少於辯方:控方隻有59名證人,但辯方卻有99名證人,明顯多於控方。因此,這起案件審判起來相當困難,最終突破口就取決於:導致貝拉德死亡的那顆罪惡的子彈,究竟是不是從薩科的手槍中射出的。
彈道專家們的測試。
彈道專家經過測試後發現,薩科的手槍的子彈刮痕,與射殺貝拉德的子彈刮痕相匹配!也就是說,薩科就是射殺貝拉德的凶手。法官據此判處兩名嫌疑犯死刑。
然而,另一個彈道專家卻宣稱,判處薩科與範齊蒂死刑的彈道學證據是錯誤的!這名提出異議的彈道專家,名叫亞曆山大·;漢密爾頓。雖然此人的名聲一向不大好,但是他的這一言論卻引起了軒然大波,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社會要求重新審判薩科與範齊蒂的呼聲越來越高,國際性的抗議活動也在繼續。
六年以後,即1927年6月,有一個名叫戈達德的武器鑒別專家,利用對比顯微鏡和螺旋探測儀證明,法官的判處是合理的,並沒有錯誤。因為他再次證實,導致貝拉德死亡的那顆子彈,就是從薩科的手槍中射出的。這一次戈達德提供了堪稱完美的證據,連辯手律師也信服了。薩科與範齊蒂,也終於徹底絕望了。當年8月23日,他們被處決。
(2)胰島素殺人案:丈夫殺妻,自認天衣無縫
浴室裏,妻子躺著一動不動,探其鼻息,竟發現已經死亡。她怎麼會突然死去呢?警方如何破解真相?房間裏的注射器說明了什麼?在表象的背後,是否有所隱藏?重重迷霧,遮住了警方的視線……
肯尼斯先生的說詞。
1957年5月3日這天夜裏,警局接到報警電話。報案者說自己是一名醫生,他的妻子在澡盆裏因虛脫而死去了。
警方得知後,立即趕到案發現場。報案者名叫肯尼斯,他把警探領進浴室。那時洗澡水已經被放掉了,空澡盆裏側躺著一位女士,胳膊彎曲,儼然熟睡的模樣。肯尼斯說這是自己的妻子,名叫伊麗莎白。
伊麗莎白在一家洗衣店工作。這天是休息日,夫妻兩人喝過下午茶,妻子說天氣悶,心也悶,便去床上休息。不過,她要求丈夫在7點半時要叫醒她,因為那時會有一個她很愛看的電視節目。然而當丈夫叫她時,她又說不想看了。不久後,丈夫也上床了。又過了約莫兩個小時,妻子說要去洗個澡,丈夫則繼續睡。11點多時,丈夫醒來了,看到妻子還沒回到床上,心裏就納悶起來,心想這是怎麼回事呢?
他跑到浴室一看,卻看見妻子還躺在水裏,探其鼻息,竟發現妻子死了!他慌忙起來,試著去拉妻子,但是沒拉動。隨後,他就把水放掉,對她做人工呼吸。然而,她沒有再醒過來。他傷心欲絕,待精神稍稍鎮定,就打電話報了警。
那麼,真情果真如肯尼斯所說嗎?這其中是否會有所隱情呢?
房間裏的注射器。
警員把整個房間都仔細觀察了一番,隨後趕來的法醫也對屍體作了初步檢查,眾人發現了一些疑點:肯尼斯救他妻子時,所穿過的睡衣褲完全是幹的;浴室的牆上和地上都沒有濺上水;死者的肘部上麵還有水。
如果真如肯尼斯所說,他曾設法把妻子從水裏拉出來,那麼他的睡衣褲就不可能不弄濕;浴室的地上也不可能沒有濺上水。由此來看,肯尼斯說了謊話。
警方還注意到,死者的瞳孔擴散得很大,似乎曾注射了某種麻醉品。警探在廚房的角落裏,找到了兩支皮下注射器,其中一支還留有藥液。對此,肯尼斯解釋說,自己是一名醫生,屋裏有注射器也不足為奇。況且他長了一個疔瘡,曾用注射器注射過青黴素。他說自己根本沒有給妻子作過任何注射。
病理學家普萊斯對死者作了屍體檢驗,發現死者的心髒和其他所有器官都很健全,胰髒、甲狀腺和腦垂體都沒有異常,皮膚上也沒有發現注射的痕跡。他用盡了各種檢驗方法,沒有發現任何毒藥的蹤跡。對那兩支注射器和針頭進行檢驗後,發現有少量普魯卡因青黴素。肯尼斯說他曾給自己注射過青黴素,這點似乎得到了證實。
胰島素可以“殺人於無形”?
問題究竟出在哪裏呢?普萊斯又一次對屍體進行了仔細觀察。這一次,他在強光照射下,發現其左臀部有兩個挨得很近的針痕,非常細小,幾不可見。另外,在右臀部的皮膚皺褶裏,也存有兩個類似的點狀痕跡。因為死者的皮膚上有許多痣、雀斑和痤瘡,先前檢查中就沒有發現這幾處針痕。
普萊斯切開皮膚,切開下麵的脂肪層與肌肉組織,找到了注射不久時常會留下的細小發炎點。他此時已經確信,死者左邊臀部的針痕,是在其死亡前的至多幾個鍾頭內因注射造成的。由此看來,肯尼斯說了謊話,他必定給妻子注射過什麼東西。那麼,肯尼斯對其妻子注射了什麼呢?這與她的死亡有關係嗎?
普萊斯懷疑,伊麗莎白死亡,或許是因為血糖過低造成的。要維持生命,血中含糖量必須保持在一定水平。胰島素對調節人體的血糖量至關重要,血液中的含糖量過多,就會導致高血糖症。
另一方麵,一旦注射了過多的胰島素,就會迅速減少血液中的含糖量,使人體失去能量來源。當血糖含量低到一定程度,人就會喪失知覺,陷入低血糖昏迷。這時如果不迅速補充葡萄糖,人會隨即死亡。所以,如果把胰島素注射到健康人的身上,很可能會使其產生低血糖休克狀態,進而導致死亡。
肯尼斯是個醫生,自然知道胰島素可以殺人於無形。因為胰島素在血液中會很快分解殆盡,完全不留痕跡。
那麼,如何證明肯尼斯確實幹了這事呢?鑒於當時還未發明出直接識別胰島素的方法,法醫隻好作生物測定對比試驗。法醫先在一組老鼠身上注射胰島素,劑量多少不等,它們分別表現出顫抖、抽搐、躁動、虛脫與昏迷,然後,再把屍體組織的取樣製成提取液,注射到另一組老鼠身上,這些老鼠所表現出的症狀,竟和第一組老鼠的症狀完全一樣。這充分證明,屍體的提取液和胰島素一樣,也可以降低血糖含量。
肯尼斯認為,用胰島素來殺人可謂天衣無縫,因為在流動的血液中,胰島素會完全消失,事實上卻並非如此。科學家已能從死了多年的屍體中,得到胰島素的提取液。法醫把死者臀部組織的提取液,注射到老鼠身上,得到了和注射胰島素相同的症狀。這就意味著,死者臀部組織提取液中含有胰島素。
1957年7月29日,警方正式逮捕了肯尼斯,控告他殺害了自己的妻子伊麗莎白。法院最後判處他終身監禁。
(3)劊子手被捕:理查德毒殺案的破解
連續的凶殺案件,警方認為都是同一人作為——理查德·;庫克林斯基!然而,警方缺乏有效的證據,無法給理查德定罪,讓他接受應有的處罰。為了尋找凶犯證據,警方安插了一個臥底,令其有意識地接近對方,取得對方信任……一場臥底與凶手的較量正式展開!
不尋常的死亡。
在紐約新澤西邊界向北三公裏的地方,有一個羅克蘭縣。1983年9月,有人在羅克蘭縣的荒郊發現了一具男屍。屍體包在塑料袋裏,用繩子捆綁著。這具男屍的腦部,被一顆子彈擊傷,看上去剛死不久。
弗雷德裏克·;佐基比博士是有名的醫學檢查專家。他在對屍體進行檢查的時候,發現了兩個相當罕見的現象。其一,男屍的器官很新鮮,屍體是從外至內腐爛的,這與正常的腐爛順序剛好相反。其二,在對死者的心髒進行檢查的時候,竟發現了冰塊。這就表明,屍體很有可能被冰凍過。殺人犯這麼做的目的,應該是為了搞亂死亡時間,以阻礙警方的偵查。由此看來,凶手具有一定的反偵查意識。
警方對死者進行了指紋鑒定,然後對照失蹤人口記錄與指紋檔案庫,查出這名死者叫路易斯·;馬斯蓋。此人50歲,於1981年7月1日失蹤。在失蹤前,他是賓夕法尼亞一家商店的店主。當屍體被發現時,他還穿著最後一天被人看見時所穿的衣服。
那麼,是誰殺害了路易斯·;馬斯蓋呢?
一起又一起的命案。
警方調查後發現,路易斯失蹤的那一天,本來安排了去跟新澤西的一個生意人洽談進一批空白磁帶。路易斯是個謹慎的人,他將生意成交要交付的9。5萬美元,藏於車的隱蔽門的鑲板裏。那是一輛福特車,後來發現被扔棄,隱蔽門的鑲板已經被撬開,裏麵的錢款不翼而飛!
警方查看了路易斯的電話記錄,上麵顯示他的生意夥伴名叫理查德·;庫克林斯基。此人40餘歲,自稱是搞外彙的。通過對此人的調查,警方發現他早在高中時期,就走上了謀殺之路。這麼說來,理查德·;庫克林斯基有重大作案嫌疑。
他的受害人之一是喬治,一個來自賓夕法尼亞的商業投機者。1980年2月1日,因為理查德負債5萬美元,喬治同他吵了一架。四天過後,在新澤西城一個45加侖的滾筒裏,有人發現了喬治的屍體,上麵有很多彈痕。
1982年,理查德邂逅了藥劑師霍夫曼,希望他能提供一些治療潰瘍的藥品。但是當霍夫曼將這些藥品準備好後,理查德卻又不提這回事了,直到對方最後懇求他跟自己做交易。兩人約好碰頭交易,但此後沒有人再見過霍夫曼。
理查德還曾有兩個同夥,一個名叫丹尼爾,一個名叫史密斯。在一次偷竊行動中,理查德這兩個同夥引起了警察的注意,隻得先後離開了現場。史密斯逃離以後,躲到一家汽車旅館裏。在這兒,他吃了理查德給他的漢堡包,結果就永遠地閉上了雙眼。理查德將其屍體扔棄在了床下。至於丹尼爾,不久後也被理查德勒死了。
這一起又一起的命案,理查德都脫不了幹係。但是,警方始終拿不出有力的證據,無法給理查德定罪。
臥底與凶手的較量。
為了彌補偵查工作方麵的不足,警方於1986年9月,策劃了一起名為“冰人行動”的臥底行動。指派多尼米克·;波利弗朗為臥底,化名與理查德進行接觸。
經過幾次接觸,多尼米克漸漸取得了理查德的信任,並與其達成了一個生意上的協議——為其提供10公斤的可卡因,每公斤的價格是31000美元。理查德放鬆了警惕,甚至還在多尼米克的麵前,透露了自己對氰化物的讚賞:“靜悄悄的,沒有絲毫的髒亂,沒有絲毫的嘈雜……隻要向周圍噴上一些,就可以殺人於無形……”氰化物進入人體以後,會很快轉化為碳與氮,所以在理查德看來,氰化物是一種很好的謀殺工具。
如果一個人是因氰化物中毒而死,那麼在其新鮮屍體上,可以聞到一股淡淡的苦杏仁的氣味,而氰化物本身早已不見了蹤影。不過有一樣,氰化物可以使皮膚變色。
有一回,理查德還向多尼米克描述了自己曾在街上做過的一個“謀殺實驗”:他走進人群,用一個手帕蓋在鼻子上,向一個人噴了一下,結果那人就倒了下去,旁邊所有人都以為那人是心髒病突發。
理查德沒有料到,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被多尼米克悄悄錄了下來。理查德說自己手頭的氰化物已經基本用完,沒有辦法馬上弄到。多尼米克於是提出,自己可以向他提供致人死命的毒藥。
1986年12月17日,多尼米克與理查德兩人在新澤西圖恩派克附近的一個卡車停車場碰頭。按照計劃,多尼米克將三個夾炒蛋的三明治與一個裝有氰化物的瓶子一並交給了理查德。不過實際上,多尼米克交給他的隻是一種調味品金雞納。理查德計劃在汽車旅館裏會見一個人,打算毒死那人。
警方考慮到多尼米克的安全問題,決定提前采取逮捕行動。沒過多久,理查德就被帶到了警察署,警方在其三明治裏發現了“氰化物”(實際上是金雞納)。理查德被指控為五級謀殺。理查德最終承認了自己的罪行,於1988年5月25日被判處終身監禁。
(4)故弄玄虛:貝蒂謀殺案的真相究竟如何
妻子慘遭殺害,丈夫遭到重擊……警方在查勘現場後,卻認為這起謀殺案非比尋常,似乎在表象的背後,隱藏著一些不欲人知的什麼。究竟是誰謀殺了貝蒂?真相總有大白的那一天!
“來無影去無蹤”的神秘殺手。
1986年8月30日,星期六。
上午7點剛過,警方就接到一個報警電話。報案者希望警方能夠盡快趕到樺樹街,說那裏差點發生了一起命案。
戴爾與安東尼兩位警官不敢懈怠,匆忙趕到了事發地點。屋主名叫愛德華,是一名醫師,正躺在地上,他的哥哥尼爾守候在一旁。尼爾解釋說自己住在街對麵,他是接到弟弟電話後趕過來的。弟弟在電話裏說有人要勒死他,還重擊他的頭部。尼爾趕到後,看到弟弟神智不清,就趕緊打電話報了警。
尼爾說,愛德華有個妻子名叫貝蒂,有個女兒名叫丹尼爾,她們這時應該還在樓上。不過直到現在,尼爾還沒來得及上樓查看過。愛德華這時開口了,說闖入者恐怕仍還在屋裏。
戴爾與安東尼兩位警官聽罷,就趕忙搜索了整間屋子,不過並沒有找到闖入者。令他們感到痛心的是,愛德華的妻子貝蒂已死,屍體就橫在主臥室裏。她應該是被人勒死的,因為她的頸部有瘀傷,嘴巴附近殘留著泡沫,臉孔呈現藍色。另外,床單上有血跡。她僅僅穿著睡衣,睡衣被掀到腰際。
丹尼爾沒有受到傷害,此時仍在隔壁房間裏睡著。她醒來後告訴警方,說自己沒有聽到有人闖入、打鬥或爭吵的聲響。
那麼,這個看似“來無影去無蹤”的神秘凶手會是誰呢?他是如何做到殺人於無聲無息的呢?警官一時之間陷入了迷惘。
愛德華自相矛盾的說辭。
戴爾與安東尼下樓後,並沒有描述他們在樓上看到的情景。他們詢問愛德華究竟發生了什麼。愛德華告訴警官,那時候天剛蒙蒙亮,他突然被一個聲音驚醒,好像有人闖進了屋裏。他一下子警覺起來,就從床頭櫃裏拿出手槍,去查看發生了什麼事。但是他並沒有叫醒妻子貝蒂。
他剛一出臥室門,就看見一個大塊頭男人正下樓梯。那個男子似乎沒有發現他。他就跟蹤著下了樓,但跟丟了,隻好在一樓四處找尋。這時,有人從背後勒住了他,不過他在繩索束緊之前,把手槍丟下,伸手到繩圈中。他用力往後踢,踢中那人的胯部。隻聽得那人痛得叫了一聲,便鬆開了手。然而,愛德華還沒來得及轉過身,就被那人重重地揮了一拳,竟致昏了過去。等他醒來以後,隻覺得頭痛欲裂,就趕緊打了電話給哥哥。
醫護人員在現場查看了愛德華的傷,發現其後腦有一處挫傷,後頸有道粉紅色印子,肋骨和胸膛左邊有細微的刮傷。不過大體來看,他受的傷並不嚴重,隻是一些皮外傷而已。但是他們謹慎起見,還是將他送到了醫院的急診室。急診室醫生也認為,他的身體沒有大礙。不過他既然說之前曾昏迷過,他們還是讓他住院觀察一陣子。
讓人迷惑不解的是,愛德華的說辭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他曾說過書桌抽屜裏有一些錢被人拿走,但是後來當警方找到一張這筆錢的存單時,他又保持緘默了。警方接到報案趕到現場,想要詢問他的時候,他意識模糊,神智不清,說話既沒條理也不連貫,但當他在醫院聞聽妻子的死訊時,他竟提到自己先前曾聽到“警方通知法醫前來”這件事。
再者,他承認自己有外遇,對象是他的女助理。他先是表示,早在一年前,兩人就斷絕了關係。可是後來,他又承認就在案發幾天前,兩人見過麵,甚至還發生了性關係。警方在詢問貝蒂的友人時,得知貝蒂已經恨透了她丈夫,兩人時常發生口角。
不隻是愛德華說話前後矛盾,他的哥哥尼爾也同樣如此。尼爾不肯接受測謊,說測謊儀常常是不準確的,他怕結果會對他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他甚至都不肯接受警方的詢問。
警方的合理推斷。
凶案過後一年多,警方雖然搜集了大量的間接證據,指向愛德華就是殺妻凶手,但是苦無實證,無法控告他。現場雖發現有他的指紋及毛發,但那裏是他家,所以這些指紋、毛發,並不能代表什麼。
但是,警方通過嚴密的推理,認定愛德華就是凶手。首先,竊賊闖入的情節簡直難以想象。闖入者選擇在白晝,從二樓窗戶進到人家家裏,這很不合理。警方在屋外發現了一張梯子,搭在二樓後臥室開著的窗戶上,但這梯子是有問題的,其本身搖搖晃晃,很不牢靠,連一個中等體重的人都承受不住。而且梯子是反麵搭著屋子的,在柔軟的地麵上也沒有留下凹痕,顯示未有重物上去過。
再者,貴重物品都沒有被拿走,就連桌麵上明顯可見的首飾也沒有丟失。這就說明,闖入者沒有盜竊物品的打算。而貝蒂也並未遭到性侵,這顯然也不是一樁有預謀的強暴案件。還有一點,如果闖入者有意要殺人,他為何放過樓下一個身邊有槍的、昏迷的男人,卻反而回到樓上去殺他妻子,這不是太不合常理了嗎?如果愛德華被勒得幾乎昏過去,為什麼他的脖子前方沒有出現勒痕?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愛德華和他的哥哥尼爾,在警官趕來之前,竟然都沒有上樓去察看貝蒂和丹尼爾,他們對待自己的家人何以冷漠至此?
警方通過仔細論證,早已確信凶手就是愛德華。在這個想法的指引下,警方為了找到更有力的證據,可以說費了千般周折。
1989年11月3日,在凶案發生38個月之後,警方前往弗吉尼亞州,在愛德華的牙醫診所將他逮捕。最終,在犯罪現場分析專家和警方的通力合作下,愛德華被判定犯有三級謀殺罪。
(5)俄克拉荷馬城爆炸案:“邪惡的懦夫”的恐怖活動
俄克拉荷馬城,一向平和、安寧。這裏是州政府的所在地,因而有很多的聯邦機構設在這兒。俄城聯邦大樓位於市中心第五街,是該城的標誌性建築。很多政府機構都在這裏辦公,包括特工處、藥品管理局。但是1995年的一天,一聲巨響震徹天空……
來自俄城聯邦的爆炸聲。
1995年4月19日,上午9點,俄城聯邦大樓突然發出一聲震天巨響,打破了這個地區的寧靜。爆炸聲波一直傳到五十裏外。頃刻之間,這座大樓瞬間便倒下了三分之一!巨大的氣浪衝擊著,停放在樓下的汽車一輛輛地被掀翻,很多人被活活燒死,或炸死!
在這起爆炸案中,有很多孩子死於非命。這是因為,大樓的二樓是個托兒所。很多政府職員為了方便,就將自己的孩子帶到大樓來上班。一個個活潑好動的孩子,就這樣在眨眼間,被無辜地奪走了生命。
樓裏的人們驚慌地尖叫著,慌不擇路者比比皆是。有滿臉血汙的受傷者,有神色冷峻的搜救者。消防員這時已經趕到現場,即刻展開了援救行動。然而,援救行動進展得並不順利,現場嘈雜混亂,受傷者甚眾,瓦礫下能找出多少幸存者也無法預知。而且大廈還有隨時傾塌的危險。
有一名參加援救活動的消防員,名叫麥克。他在回憶當時的情形時,痛苦地說道:“這幢大樓眼看就要崩潰,可是有很多人都不能及時救出來。有些人雖然受傷並不嚴重,但是找不到可以下來的路。”最後,這些人中隻有少數獲救,而多數人都因最終的坍塌,而不幸地被埋在了廢墟底下。
57歲的帕蒂是這場災難的幸存者之一。牆壁坍塌後,她被困在一片廢墟之中。消防隊員曾從她頭頂經過,但是由於周遭漆黑一片,沒能及時發現她。更何況,當時到處濃煙滾滾,倒塌物也擋住了營救人員的視線。然而,帕蒂始終懷著希望。她用盡氣力嘶啞地呼救著……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最後,她終於被營救人員發現。她終究是幸運的,但是更多的人運氣就不那麼好了。
這次爆炸事件,導致了168人失去了生命,其中包括19名兒童。另外有850餘人受傷致殘,財物損失至少有5億美元!
目標鎖定“大衛教派”
爆炸案發生以後,全美上下非常震驚!克林頓總統憤怒指責凶手是“邪惡的懦夫”,並認為這一行徑是對美國以及美國生活方式的挑釁、攻擊。這無疑是一起恐怖主義活動,遭到了世界輿論的紛紛譴責。
聯邦調查局忙碌起來,很快組織起一支陣容強大的破案隊伍。調查局特工人員對現場進行了仔細勘察。他們認為不管犯罪分子有多狡猾,總會在現場留下一些蛛絲馬跡。隨著調查的深入,聯邦調查局掌握了越來越多的證據,認為這起爆炸案與大衛教派有關。
什麼是“大衛教派”?大衛教派在1934年創立,屬於安息日教派的一個分支,崇尚極端主義。其教主自稱“考雷什”,宣揚世界末日即將來臨。他還說自己是耶穌轉世,人們如果想在末日來臨之際進入天堂,就必須加入大衛教派。毋庸說,這番言論是非常荒謬的,但是贏得了很多人的信任。不過幾年工夫,這個教派的信徒越來越多,影響也越來越大。考雷什說得冠冕堂皇,實際上是利用大衛教派,欺壓良善,聚斂錢財。
1993年4月,聯邦調查局終於對這一邪教采取了打壓措施。當時考雷什盤踞在維克莊園,備有大量武器。聯邦調查局在勸降無效的情況下,發動進攻,使得整個莊園化為焦土。4月19日這天,考雷什本人自焚而亡,有40多名信徒陪著殉葬。
考雷什死於1993年4月19日,而這起爆炸案發生在1995年4月19日。日期上如此巧合,這引起了聯邦調查局的懷疑。
嫌疑犯逐一浮出水麵。
在爆炸現場,聯邦調查局人員找到了一塊碎鐵片,那是卡車車軸上麵的。他們懷疑,這根車軸來自運送炸藥的汽車。幸運的是,鐵片上有車輛識別號碼的模糊痕跡。特工人員根據這條殘破的車軸,找到了這輛車的主人。
這輛卡車屬於萊特汽車出租公司所有。該公司證實,這是一輛產於1993年的福特,不過此前已經分配給了艾略特出租公司。聯邦調查局工作者又趕赴艾略特出租公司。詢問負責人後得知,就在爆炸發生前兩天,有兩名男子租用了這輛車子,他們留下了身份證與駕駛執照。但經過檢查,卻發現身份證與駕駛執照都是假的。
出租公司的老板很配合警方,盡可能準確地描述了那兩名男子的形象。聯邦調查局人員找來肖像專家,根據描述畫出了這倆人的頭像,將其稱為“一號”嫌疑犯、“二號”嫌疑犯,接著就向全國發布了通緝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