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1 / 1)

土改工作組的軍人伸手摸槍完全是一個下意識的動作。當然,也是因為自己的言語和威儀降服不了眼前這個人,潛意識裏就聯想到當然還有一個更權威、更能產生威懾力的東西可以發揮作用,那就是槍。槍杆子裏出政權嘛。槍雖然不會說話,但在一般人麵前要比說話管用多了。不過這摸槍的意思在當時頂多也就是強調一下他作為當權者的身份,那軍人顯然並沒有要把槍拔出來的意思,更談不上還會有什麼進一步的動作了。因為當時的情況,無非是雙方的談話暫時陷入了僵局。而造成這個局麵的原因,在場的人都明白,主要還是土改工作組的工作方法和態度使然。雖然當時的鎮反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但工作組並沒有證據證明楚漢明就是反革命分子,屬於共產黨的鎮壓對象,且工作組亦未受到來自楚漢明的任何威脅,所以遠非到了要用槍解決問題的地步。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不經意的動作,竟觸動了楚漢明敏感的神經!沒有猶豫、沒有思考、更沒有時間去權衡利害得失,楚漢明當時的反應完全出自於本能。那是一種對即將到來的威脅的提前反應,那種反應的速度之快,仿佛電光火石一般!好在他還保有現實的清醒,回應的隻是一個嚴厲的警告。這要在以往,對方招致的可能就是致命的反擊!

一旁的楚老三直看得心驚肉跳!

不要說象楚老三這種沒有見過大世麵的二杆子,就是過去同在國民黨軍隊中好多訓練有素的人,慕名前來找楚漢明一比高下,無一不铩羽而歸,在他麵前輸得心服口服。無論比軍事技術,如射擊、扔手手榴彈、拆裝槍械、翻越障礙等,還是比擒拿格鬥、拚刺刀,楚漢明一般都是當仁不讓,笑傲群雄!也正是憑著他過硬的本領和不怕犧牲、勇猛無畏的戰鬥精神,在與日本鬼子無數次的惡戰中,屢建奇功。

楚漢明迅捷的反應以及表現出來的不同凡響的氣勢,令帶領土改工作組的青年軍人意識到眼前這個人絕非等閑之輩,其背景似乎顯得深不可測。在經過和工作組成員及村幹部簡短的商議之後,決定把他送交駐跳燈場的解放軍部隊大本營進行甄別。

楚漢明被關進一個驛站改建的臨時監獄。

這應該是一個輕罪監房,因為裏麵關的人多,大約有十幾個。楚漢明了解到,這其中有的曾是地痞混混,有的是曾參予過土匪搶劫但屬於從犯罪行不重的,還有的是對土改政策或政府不滿說了反話被舉報的,如此種種,不一而足。總之都不是殺頭的罪。但這些人出於對共產黨政策的不了解而產生的恐懼心理,使其一個個象被霜打的茄子,萎靡不振,憂心忡忡。

隻有楚漢明暗自感到慶幸。因為以他和土改幹部衝突的程度,要把他放進重罪監房並無不可。可見村公所和農會的幹部們並沒有因此而落井下石,甚至可能還幫他說了好話。

但慶幸歸慶幸,畢竟江山易改,秉性難移。楚漢明在長期的戎馬生涯中養成的爭強好勝、心高氣傲以及從不怕死、不計後果的性格,那種在戰爭環境中生存的王道,已成為他想過上安定生活的軟肋和絆腳石。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世道變了,而且一夜之間變得麵目全非。他哪裏想到過當一個普通老百姓居然還會那麼難!一波又一波的政治運動席卷而來,呼嘯而至,你想置身事外但你根本身不由己,在共產黨的天下沒有一寸土地可供你隱姓埋名、逍遙自在。古人雲:識時務者為俊傑。楚漢明在解放之初就是因為不識時務而吃盡苦頭。

楚漢明還在繼續摔跟頭。因為一件小事,楚漢明竟自己把自己送進了重罪監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