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物名詞解釋(警告)(1 / 3)

警告!提前使用部分軟件可能會極大破壞閱讀樂趣!

以下排序按故事正文中的大致出場順序:

————————

第一章:

1,機動忍者:BW15年出現的概念。意指“可以獨立行動,模仿智慧生物動作,完成複雜且危險工作”的中型機器人。這種機器人與以往工作機器人的本質區別在於,它大幅優化了機器人的動作模塊,使其能以驚人的仿真度模擬生物體。是一種在不大幅度提高成本的前提下,獲得優於以往機器人的高新技術產品。到目前為止,全世界的機器人生產企業基本都已掌握了此種技術,其中最為優秀的便是RT係列。RT係列機動忍者是由自由烏托邦共和國企業“雷米集團”研發並生產的中小型機器人,遠銷世界各地。RT係列中最出名的產品是RT35(包括其各種改型)“沙豹”,它以完美的地形適應性和誘人的價格,征服了全世界的中低端機動忍者市場。雷米集團本身的產量,根本無法滿足客戶對RT35的需求,目前有十六家機器人生產企業獲得RT35的生產權。這些企業按照統一規格生產RT35,因此配件可以互換,間接推動了RT35的普及。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雷米集團的倒閉,以及重組後“新雷米集團”的無能,最近20年機動忍者的發展已經進入瓶頸期,沒有出現什麼突破性品種,國際間也傾向於聯合研究新式中型機器人。不過也有科學家尖銳地指出:“在《伊甸禁令》的限製下,機器人工業已經很難再有大的發展,要尋求突破,就必須要打破禁令。”公開發表這種言論的科學家基本上都下崗了。

2,RT35“沙豹”:曆史上最成功的一款機動忍者,服役期已經超過30年。其改進型至今依然活躍在農業生產、軍事、科研和探礦等各個行業。目前俗稱的“沙豹”,指“新雷米集團”與AW35年推出的RT35cc,是係列中比較新的泛用型號。RT35的動作模塊模仿“伊芙裏特星”上的同名獵食動物“沙豹”,直立高度為1.45米,無配件全重35公斤,可變形收縮成長方體,由單人背負。使用燃質電池,充滿後可活動5個小時,若使用加掛電池可連續活動一周以上。RT35“沙豹”擁有大量改進型,花樣繁多到無法用語言形容,甚至連“新雷米集團”也無法搞清楚,究竟有多少種官方和民間的改進沙豹,因此也很難確定沙豹的實際銷售數目。

3,高頻振蕩切口:一種工業切割設備,通電後,切口處產生高頻振蕩的單分子弧型刃狀物體,在理論上可以切開任何由分子組成的物質,不過對使用者的力氣也不是完全沒有要求。

4,灌輸液:CATS使用的一種特殊生化製劑,似乎是貓甲突擊隊員專用,具體效果不明。

5,貓甲突擊隊員:此條目為高度機密。以目前的情報分析,“貓甲突擊隊員”應該一種伊甸聯盟自行研製的新型機動忍者代號。現在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所有“貓甲突擊隊員”都接受CATS指揮。

6,外置型被動大腦芯片:不具備主動AI、可體外手動更換的大腦芯片,接鉚在交感神經集中處,通常為釘型或柱型。不具備儲存及修改記憶的功能,也無法影響使用者的情緒和精神狀態,但可輔助大腦調節身體內環境,並提供使用者超越其腦容量的數據庫,結合其他插件,可以實現諸如聯網和通訊等機能。根據《伊甸禁令》最初的明文規定,任何形式的人機結合都被禁止,但隨著醫學的需要,某些神經係統的疾病(諸如癡呆,偏癱,腦殘)無論怎麼治療都無法避免觸犯《伊甸禁令》。AW15年,在所有禁令簽署國代表的磋商下,同意放寬禁令中的某些限製,其中就包括醫療和科研用大腦芯片,但同時也規定,所有大腦芯片必須采用“隨時可以拆換”的外置型結構,並且絕對不允許攜帶“主動式AI”,另外所有生產大腦芯片的企業必須經過登記,接受憲兵管理,任何擅自製造或研發大腦芯片的機構將被“嚴肅處理”。

7,跳躍點:根據安卡利的宏觀宇宙理論,現實世界在次級空間中有其不唯一的投影。三維宇宙在次級空間裏呈現不等大的準二維結構。由於某種安卡利不願透露的原理,三維宇宙在次級空間裏的投影有一定的重合概率,但重合的部分大到一定規模時,便可以在重合處打開缺口,使物體通過次級宇宙在兩個重合麵上往返,這就是跳躍點的理論基礎——很遺憾,雖然人類已經掌握了發現並打開缺口的技術,但其根本理論依然被安卡利壟斷,人類科學家至今沒有探究出其中奧義。跳躍點是現代跨恒星係運輸的核心,它能聯接相隔數百萬光年之遠的地區,沒有跳躍點,太空殖民幾乎是空談。由於三維宇宙重合通常和引力有關,因此缺口通常離大型星體不遠,至少也會在恒星係的引力作用範圍之內(當然也有例外)——這也就是說,隨著恒星係的移動,跳躍點本身也有可能發生位移,在極少見的情況下甚至會消失。打開並維持跳躍點需要極為驚人的能量,因此再每個跳躍點附近,都建有專門的大型太空城,太空城通常呈環型,中間的空洞便是通往“另一個重合麵”的“門”,這通常會給人誤解,認為跳躍點是一個“環行麵”,但其實跳躍點的大小遠遠超過太空城的規模,並且也不是平麵結構,隻是對於目前的太空運輸量而言,完全沒有必要維持那麼大的缺口。跳躍點的編號用數字表示,在兩個重合麵上共有一組相互顛倒的數字,如“17—18”號跳躍點在白羽灣星區境內,而相應的“18—17”號跳躍點在太陽灣星區境內。跳躍點是國家主權的一部分,通過跳躍點需要支付一定費用,在軍事上,每個跳躍點都是星區的天然屏障,對方要進入星區,隻有通過跳躍點這唯一的途徑,但需要注意的是,破壞我方跳躍點並不能阻止對方入侵,因為跳躍行為本身是單向的。不過在撤退時留下敢死隊摧毀跳躍點阻撓對方追擊,卻是每次戰爭中都能見到的“小伎倆”,當然,這並不能阻止對方太久。跳躍點在宇宙中的量可以用“無數”來形容,但有價值的跳躍點實在是太少了,現代的太空殖民和探索都是采用“撞大運”法,已知的跳躍點中有90%無甚價值,所以連太空城都沒有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