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騎士甲:一種單兵用小型武器係統,首製型服役於AW32年。隨著導能技術在軍事上的普及,聯合帝國參謀部構思出一種全新的戰略樣式,即“點突破火力集中”原則。最早實踐這一戰術的是航空母艦攜帶的戰鬥機群,經過改造後的戰鬥機擁有驅逐艦級的火力和護盾,和遠遠超越同種飛行器的引擎出力,同時,這種戰鬥機的能耗也達到了戰艦級別,如果沒有導能係統的支持,它甚至無法依靠自機能量起飛。這種戰術的好處在於,無論我方機群被殲滅多少,隻要有一架突破防線,在導能艦的權利支持下,它也可以擁有足夠攻擊力對目標造成破壞。在導能戰鬥機的基礎上,聯合帝國總裝備部要求開發一種“操作比戰鬥機簡單、成本比戰鬥機低”的小型空間作戰係統,設計部門重點改進了單兵用重型步兵裝甲,推出了第一台騎士甲的原型機,稱為“天使係統”。騎士甲是建立在導能艦基礎上的武器,伊甸聯盟認為它受限太多,華而不實,因此根本沒有類似的軍備計劃,目前隻有聯合帝國及“黑衫共和國”裝備擁有騎士甲。
14,背擴大器:現代化輔助施法設備,詳見設定中“舞者的第一課”一節。
15,聖騎士甲:裝備背擴大器的騎士甲,通常由會施法的聖騎士使用,其他地方與普通騎士甲沒有區別。
16:騎槍:騎士甲專用的大口徑激光炮,火力相當於驅逐艦上的同型號激光炮。有些型號頭部尖端裝有大型高頻振蕩切口,是騎士甲的主力武器。如果沒有導能艦的支持,以其能耗根本就沒有實戰意義。不過最長的遠征後期,聯合帝國為所有重裝大天使係統裝備了自機備用電池,在脫離導能艦的情況下,仍可以用騎槍以低功率打出數發激光,以給騎士們一個垂死掙紮的機會。
17:陸戰甲:地麵裝甲單位,分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種尺寸。中型和大型陸戰甲與坦克及裝甲車協同作戰,小型陸戰甲又稱“重裝步兵”,配合步兵作戰,通常是對方狙擊手的首選目標。陸戰甲的樣式很多,與坦克和裝甲車不同,它既不裝備履帶,也不使用輪胎和磁懸浮設備,而大多使用仿生機械腳行動。根據腳的數量,陸地甲又分為“雙足”、“四足”和“多腳”三種類型,有些陸戰甲腳部裝有滑輪,在陸況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像輪式車輛一樣移動。陸戰甲主要用於複雜地形的地麵火力支援,有些護盾較厚的大型陸戰甲還充當“突擊先鋒”的角色,又被稱為“突擊甲”。總體上陸戰甲是用來掩護和支援步兵進攻的兵器,在單兵反裝甲能力空前強大的今天,指望單純用陸戰甲消滅敵方陸軍部隊,根本是天方夜譚。
18:武裝平台:AW8年軍備競賽初期出現的概念,由伊甸同盟最早提出。當時伊甸聯盟國防部要求研製一種“火力不弱於炮艦,機動性不弱於通用戰鬥機,可單獨執行巡航和遠洋任務”的“準戰艦”。數家企業提出了他們的設計草案,最終被稱為“武裝平台”的原型機被伊甸聯盟選中。武裝平台其實就是一艘微型炮艦,但更注重火力而不是防護,因此主要執行火力支援任務。在第二次阿卡迪爾獨立戰爭中首次亮相,它彌補了戰鬥機火力支援能力的不足,為地麵部隊提供強大而持久的壓製火力,同時它裝備反重力引擎,可以單獨脫離軌道進入宇宙。總體來說武裝平台是一種非主力的輔助空戰兵器,單獨作戰它可能不比戰鬥機有優勢,但混編入陸軍或者戰鬥機群後,它就變成了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殺手。目前國際上最流行的武裝平台使用方法,就是與戰鬥機混編,無論是爭奪製空權、地麵火力支援還是艦隊決戰,這種作戰樣式都非常有效。
起點中文網www.cmfu.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