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準確定位,才能夠有效自我推銷(1)(1 / 2)

隻要你認為能,就一定能

每個年輕人都有自己的夢想,然而能實現的,卻寥寥無幾。人到中年,當我們回首這段經曆時,總會發出這樣的感慨:“要不是當年我丟掉了夢想……”

正是丟掉了夢想,我們才變得碌碌無為,才變得後悔莫及。讓我們看看奧巴馬吧。在談到自己的過去時,奧巴馬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出生在一個沒錢、沒地位的家庭。我母親生我的時候還是個孩子,我父親在我兩歲的時候離家而去。但是我的家人給了我愛和希望。這個希望就是:在美國,隻要你去爭取,隻要你去努力,隻要你去奮鬥,就沒有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奧巴馬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從小就經曆生存掙紮的他,一直都有一個夢想:幫助那些窮苦的人。在夢想的驅使下,他來到哈佛大學學習法律。畢業後,他放棄了在哈佛著名期刊《哈佛法律評論》工作的良好平台,選擇了芝加哥一家專門受理民權訴訟的小型律師事務所,做起了社區工作者。

為什麼要選擇這樣一條路,因為他記得自己的夢想,他要與那些窮苦的人站在一起。在這裏,他的年薪隻有l.3萬美元。不過,奧巴馬卻樂此不疲,每天與貧窮的黑人打交道,了解他們的疾苦,解決他們的疑難問題。在這裏,他感受到了什麼才是生活,什麼才是艱辛。

一晃三年過去了,社區工作者的經曆讓奧巴馬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夢想——從事公共事業,為下層民眾爭取權益!這就是奧巴馬成長的內在需要,這種夢想的力量極為驚人。

奧巴馬的人生之路,就這麼一點點地開始確定了。在這三年裏,他始終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變得親民,逐漸由一個不諳世事的大學生成長為勇擔責任的社會工作者。人們也不再把他當一個毛頭小子看,而是真正把他當知心人傾訴衷腸。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他、接受他,提起奧巴馬,人們會不約而同地說:“哦,他是個不錯的小夥子。”

三年的社區生活,一定是充滿艱辛的。但鎖定目標的奧巴馬,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可是,看看現在的一些年輕人吧,浮躁和手高眼低成了主流,根本就沒有堅持理想的決心。這樣的舉動,又談何實現夢想?那些終日陷於抱怨之中的中年人,惡果正是在年輕時種下的:不能堅持夢想,不懂得樹立目標,結果所有的機遇都在時光蹉跎中流逝了。

離開了社區的奧巴馬,在數年之後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政界之旅,毅然走上了政途。由於良好的口碑,他連任三屆伊利諾伊州參議員,並於2004年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脫穎而出,將知名度擴大到全美。當年,他贏得國會參議員選舉,成為國會中唯一的黑人參議員。

奧巴馬所做的這一切,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為下層民眾爭取權益。他的經曆複雜坎坷,這讓他對美國社會底層的生存狀態非常了解,因此夢想對於他來說,並非是遙不可及。作為“窮人的代理人”,奧巴馬積攢了雄厚的民意資本,並成功地樹立起清廉、為民眾著想的形象。

這就是夢想的力量,這就是樹立目標所收獲的果實。因此,很多媒體在評論奧巴馬時,都會用到這樣一個詞——美國夢。以夢想跨越困境,這是我們從奧巴馬的成功中吸取的智慧,也是我們追夢之路的最佳選擇。

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樣,如果能為夢想而拚搏,鎖定目標絕不後退,那麼成功的希望就會大大增加。即使最終我們的目標因客觀原因未能實現,但在這個展現自我的過程中,所有人都會為你的努力而驕傲和自豪。就像奧巴馬,在登上美國權力頂峰之前,或許不會想要過分顯露自己,但他堅持不懈的精神和帶有傳奇色彩的個人經曆鼓舞了許多人。

正因為如此,有人才把奧巴馬稱作是“最偉大的推銷員”。他追求夢想的過程,就是推銷自己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他積極進取,充滿活力,所有的人也因他而熱血沸騰。很多人因此把他尊為偶像和精神領袖。他們認定,隻要自己像奧巴馬一樣擁有夢想,隻要自己像他一樣努力,也同樣會成功。那麼,同樣在奮鬥時期的你,還在猶豫什麼呢?

堅守目標,永不言棄

“我一開始就知道,成為總統是我畢生的夢想。”

這句話正是奧巴馬的一句經典名言。在奧巴馬的眼中,夢想是絕不會輕易丟失的,他會時時刻刻將其捆綁在身上,一刻也不與它分開。夢想對於他就像吃飯、睡覺一樣重要,沒有它的指引,所有事情都會失去目標和方向。同時,他還時時提醒自己不要走錯路、走彎路,要將全部力量放到為終極目標奮鬥這件事上。正是這種鞭策和堅定,奧巴馬做事的時候才會像一支離弦的箭一樣準確、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