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準確定位,才能夠有效自我推銷(2)(2 / 2)

那麼現實中的你與章華又有何差異?再看看那些成功人士吧:美國福布斯排行榜的前10名首富,有6名是白手起家,他們每周的平均工作時間為56小時,而比爾·蓋茨更是高達80小時。據《洛杉磯時報》報道:意大利人每年有42天帶薪假期,法國人37天,德國人35天,英國人28天,而美國人隻有16天!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字顯示,美國人每周工作49小時,加起來每年要比歐洲人多工作350小時。美國之所以擁有了今天的財富和地位,與美國人民勤勞拚搏的精神是分不開的。

成功人士尚且如此拚命,何況還處在打拚期的我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認真對待生命中的每一天,你才能創造人生的奇跡,讓夢想美麗綻放!

專注讓夢想靠近現實

很多西方媒體,在評價奧巴馬時常會用“獵豹”這種動物做形容。這是因為在奧巴馬的身上,有著與獵豹同樣的一個特點——專注。

獵豹是一種非常專注的動物。它們在捕食時非常專注,甚至在人類看來它們顯得有點傻,因為身邊明明有羚羊卻視而不見,隻是一味地緊盯著一隻羚羊不放。或許我們認為它們確實太愚蠢,但是仔細想想,它們真的傻嗎?當然不是!獵豹的聰明之處就在於:它知道如果重新選擇目標,就意味著一輪新的追殺將從頭開始,這將耗費更多的心血。

奧巴馬亦是如此,對於目標,他絕不會輕言放棄。因此,他形成了一種專注的氣質。不僅是他,很多成功人士皆是如此。很多年輕人之所以最終收獲甚少,並不是他們缺乏聰明的頭腦,而是沒有始終專注於一個目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終隻能成為各個領域的“二把刀”。

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年輕時,曾在巴黎拜訪著名的雕塑家羅丹。當他走進羅丹的工作室時,看到裏麵有不少已完成的雕像,也有製作到一半的雕像,還有不少小塑樣——有胳膊,有手,或是一個手指節。

這個時候,羅丹好像突然想起什麼,穿上粗布工作服,在一個台架前停下,說:“這是我近日來的作品。”說完,他揭開布簾,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女性正身像。

羅丹仔細端詳著自己的作品,低聲說:“肩膀上的線條太粗了,不好意思。”然後,他拿起刮刀輕輕粘上軟和的黏土,給肌肉增添了一種更柔美的光澤。“這裏也不太好……”他又修改了一處。

最後,羅丹似乎忘記工作室裏還有客人,竟然直接把台架轉過來,專注地修正作品。時而,他的眼睛裏流露出喜悅和滿意,時而又緊鎖眉頭。他捏好小塊的黏土,黏上,又刮開一些。就這樣,幾個小時過去了,期間他沒有對茨威格說過一句話。

不知過了多久,羅丹一聲舒歎,扔下刮刀,輕輕地蓋上了女性正身像。正要轉身離開時,他看到了茨威格。這時候,他才恍然大悟,結巴地說:“哦,天呐!真對不起,先生,我竟然把你忘記了,可是你知道……”

茨威格回憶起這段故事的時候,說:“我當時緊緊地握著羅丹先生的手,為他的失禮而感激。我親眼看到了一個人全然忘記時間、地點和世界地工作,再沒有什麼比這更令人感動的事了。我終於知道,一切事業成功的奧秘就是在工作中傾注熱忱和專心。一個人一定要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工作裏,無論事情是大是小,都應該集中全力,把易於驅散的意誌貫注其中。”

這個故事,不知是否也打動了你?一個不肯專注的人,隻能離夢想越來越遠,最終在碌碌無為中虛度一生。

人生如此,幹事業亦是如此。絕大多數的年輕人,都是初進社會的“菜鳥”,無論看哪裏,仿佛都有發財的機會。一旦有這樣的心態,恰恰證明你很難賺到大錢。你必須將注意力集中於一點,確定一個目標,然後全力以赴。如果今天想做這,明天想做那,到頭來,會因為欲望太多而分散精力,人生也會因此失去規劃,就更談不上聚集財富了。

大名鼎鼎的索尼公司,這兩年遇到了一定的財政問題,關鍵原因就在於沒有專注,而是一味地圖大圖全。

索尼公司承認,自己虧損的原因正是因為沒有保持過去的“專注精神”,將產業鋪得太大。手機、電視、冰箱、遊戲機、相機、電腦、唱片……多領域前進讓自己的戰線過長,從而造成了顧此失彼的情況。倘若在專注於一項事業的基礎上,再配合其他產業的擴張,那麼相信索尼的銷售危機定然不會來得這麼凶猛。

索尼的故事,希望能給所有年輕人敲響警鍾。“一條路走到黑又何妨,最黑的地方才接近光;一條道分叉又何妨,隻要堅持最初的方向。”這就是專注的精神,更是奧巴馬的人生態度。隻有抱著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明天就一定會充滿燦爛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