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要為了黑人而奮鬥”
我們總說:“思想決定未來。”究竟何為思想?其實,對未來有一個合理的規劃,對自己有一個精確的定位,這就是所謂的思想。
很多年輕人,都會覺得自己很有思想,然而這些思想充其量隻能算做暫時的思維,並沒有一個成熟的、有條理的體係。不能對未來進行規劃,找不準自己的定位,這就是我們辛苦奮鬥了很久,卻依然看不到明天的關鍵原因。
但奧巴馬卻不是如此,在學生時期的他,就對未來有了準確的規劃。當他進入大學後,他就確定了自己的方向,那就是——為了黑人而奮鬥,在這個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印記。
當然,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開始了有條理的行動。畢業前夕,他決定做一名社區組織者,以此改變政治。同學們問他社區組織者是做什麼的,他沒有辦法直接回答他們。但他說明了做出改變的必要:“白宮需要改變,不能讓裏根和他的下屬們繼續一些肮髒的交易;順從、腐敗的國會需要改變;國家需要改變。改變不會來自於上層,改變要來自草根階層,動員起來的人民大眾。”
這一席話,自然讓同學們聽呆了。他們沒有想到,這位黑人小夥子居然對未來有著如此清晰的判斷!他們想的,隻是可以找一個安定的工作,或者擁有一位美貌的妻子,根本不了解自己到底適合做什麼,應該做什麼。其實,這不也是現在的我們的真實映射嗎?沒有準確的定位,我們隻能如無頭蒼蠅一般在社會上胡碰亂撞,看似付出了許多,但卻收獲不到任何成果。
奧巴馬曾經這樣對同學們說:“我要把基層的黑人組織起來。”他的這種心態,自然贏得了眾多黑人和白人朋友的支持和讚揚。但是,他們不會和他一樣,他們看不清未來,隻想繼續做一名普通的學生。於是,他們都打算去申請研究生院。
就這樣,奧巴馬按照自己的規劃,開始了全新的奮鬥。晚上躺在床上,“黑人曆史月”期間每周二的人權運動,會像一個個連續的鏡頭浮現在他的腦海裏。母親在他小時候講給他聽的那些黑人英雄的形象,也會一一在他的腦海中出現。這樣的形象在精神上支持鼓舞著他,引導著他的情緒。他們好像在告訴他,在這場特殊的鬥爭中,他不是孤獨作戰!
正是這種情愫,讓奧巴馬積極投身於黑人的解放事業之中。他參加過靜坐,參加過遊行,在這些活動的過程中,他好像看到非裔美國人社區變得不再隻是一個黑人出生或者長大的地方。通過組織,通過共同的犧牲,他們已經獲得了真正社區會員的身份。因為他們獲得了會員身份,這一個社區將不斷發展,而更大的美國社區,包括黑人、白人、褐色人種的美國大社區會重新定義自己。
這就是奧巴馬的人生規劃,他用居高臨下的眼光,將未來的生活已經完全設定。雖然,他也遇到了不小的挫折,例如畢業之前的幾個月裏,他給每一個人權組織寫信,給那些製定進步議事日程、已當選的黑人官員寫信,給街區委員會寫信,結果都是石沉大海,但他沒有氣餒,而是選擇繼續走下去。結果證明,他成功了。因為,他的思想很成熟,他的定位很準確,所以,成功隻是時間問題!
想要成就一番事業的年輕人,就必須如奧巴馬一般,在揚帆啟程之前就做好規劃,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隻有定位準確,與自己的能力、身份相符合,將來的奮鬥道路才會相對順暢,才能盡可能地獲得更多人的讚同。如果定位有失偏頗,沒有想明白為哪個階級、哪件事情服務與奮鬥,未來的努力很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記住這句話吧:夢想很重要,但我們要把握好方位感。隻有這樣,夢想才能順利起航,成功才會在某一天降臨到你頭上,讓你享受生命的價值。
規劃要趁早
計劃性,這是所有成功人士超越普通人的關鍵所在,他們會用看似較多的時間為人生、為每一件事做出事前規劃,不讓自己陷入盲目之中。看看奧巴馬是如何盡早規劃人生步伐的:從去社區服務到芝加哥講授憲法再到參政,這一切他都在有條不紊地實現著。麵對金融危機,他有著清醒的認識,提出了一幅宏偉的藍圖,即一個極為大膽的刺激經濟計劃。
正是這份計劃,讓奧巴馬成為了美國有史以來人氣最高的總統之一。通過這份計劃,他透露出幾個政治改革要點:在今後兩年內加大政府公共開支,大舉建造公路、橋梁、學校;開發替代能源和節能汽車;創造250萬個新的工作崗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