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換種方式,用第三隻眼睛看世界(1)(2 / 2)

簡單思考是一種大智慧

“我極力避免使用模棱兩可的複雜手段來解決這個國家的諸多問題,我們要處理的就是個人責任問題和社會責任問題。”這句話是奧巴馬的一句經典論述。而他,也正是通過化繁為簡,不斷在政界站穩腳跟,最終才建立起自己的版圖。

隻有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成功才能手到擒來。這個道理很簡單——同一件事情,如果讓不同的人去做,有的人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用最簡單的方法完成;有的人則要借助各種工具,用了很長的時間還沒有找到答案。為什麼會如此?關鍵就是兩者的思維方式不同,前者遇事喜歡簡單化,後者則拘泥於形式。簡單即是高效,即是一種人生大智慧。

當然,正在奮鬥期的年輕人會如此抱怨:我的工作任務是那麼繁重,怎麼可能簡單下來?其實,化繁為簡並不是什麼深奧的藝術,最有效的一招,就是將大目標分解為一個個小目標,從而輕鬆地逐個擊破——年度目標、月目標、周目標,甚至日目標。這些小目標,會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讓我們不再焦躁,使事業邁上一個新台階。

高蘭·克魯普是一名瑞典人,熱衷於挑戰極限。1991年,他產生了一個想法:靠自己的力量到達尼泊爾,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不帶氧氣瓶征服珠穆朗瑪峰。

在所有人看來,高蘭·克魯普的這個計劃顯然很難實現。不過,高蘭·克魯普並沒有被困難擊倒,他對整個行程做了研究,然後與瑞典越野滑雪隊一起進行體能訓練。

1995年10月16日,高蘭·克魯普的行程正式拉開帷幕。他騎上一輛自行車,朝著目標前行。因為這是一次完全沒有後援的探險,他不得不隨身帶上全部裝備,總重量高達129公斤。4個月後,他到達加德滿都,開始把裝備運往基地的帳篷中。這一次,他的負重更大了,每次隻能運73公斤,行動不過55米,並且還要休息10分鍾。

麵對如此艱巨的任務,高蘭·克魯普開始懷疑起自己完成計劃的能力。換做普通人,此時恐怕再也不會顧及麵子,而是選擇灰溜溜地回國,哪怕要接受再多的嘲諷。

然而,一向不願放棄的高蘭·克魯普還是堅持了下去。終於在第三次,他登頂成功。下山後,他又騎上自行車,跋涉了l2000公裏回到了瑞典。此時,一年的時間已經過去。

蜂擁而至的記者,向他請教成功的秘訣。他微微一笑,說出了這樣一段話:“其實,我何嚐不知道這次挑戰的困難性?因此,我想盡辦法,讓自己變得輕鬆一些。每次行動前,我都要把自己前進的線路仔細看一遍,並畫下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然後以此為行動目標,這樣就可以到達跋涉的終點。就這樣,我征服了珠穆朗瑪峰。”

如果你和高蘭·克魯普擁有同樣的夢想,你會堅持完成嗎?相信多數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這就說明:許多人之所以半途而廢,並不是因為困難大,而是因為他們的目標太過龐大,讓自己看不清未來的路該怎麼走。結果,我們被困難擊潰了,從此不敢踏上征途。

所以說,一步登天,僅憑一次努力就達到奧巴馬的成就,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因為,成功不僅看能力,還必須經過長久磨煉。誌向遠大的年輕人,永遠要記得這一點: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先動大腦,看看能否用簡單的方法去解決。否則,我們就會如下麵這個年輕人一樣,背負沉重的壓力。

26歲的董鵬於2008年在北京創立了屬於自己的廣告公司。但一年多之後,他卻因為勞累住進了醫院。他對醫生說:“我好累,談判、簽字、製定計劃……我每天都得提一個沉重的手提包回家,回家之後繼續加班,這和我的初衷大不相同!”

醫生說:“為什麼你不能放鬆一下,試著讓生活簡單一點?”然而,董鵬卻是一陣咆哮,說自己根本沒有簡單的權利。

醫生開了一張處方給他,要求他照做。董鵬讀了起來:“無論有多忙,每個星期抽半天時間去墓地一次,每次散步兩小時。”

董鵬詫異地問:“去墓地?這是幹什麼?”

醫生說:“你可以四處走一走,認真思考一下那些躺在墓地裏的人,他們生前也許與你一樣,認為全世界的事都得扛在雙肩上,讓生活、事業變得無比複雜,可現在他們全都永眠於黃土之中,但是地球還是依舊轉動。我建議你站在墓碑前,好好想一想這些擺在眼前的事實。”

醫生的話讓董鵬愣住了。回到家後,他依照醫生的指示,開始嚐試簡單的生活——把有些項目交給下屬處理,不再焦慮那些沒有發生的危機……漸漸地,他的心態開始平和,過去那些複雜的事務,用簡單的方法也得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