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自信心的喪失。莎士比亞曾說過: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敗的根本原因。古往今來,許多人之所以失敗,究其原因,不是因為無能,而是因為不自信。
自信,作為一種心理狀態,是每一個正在奮鬥的年輕人必須擁有的。但是縱觀目前社會,很多人總是以為自己會跟不上時代發展而被淘汰。他們不知該怎樣去麵對變化,也不知該采取怎樣的行動。當他們看到周圍的人不斷地調整自己、改變自我以適應社會發展時,內心就充滿了焦慮、猶豫並感到許多無形的壓力。這樣的人,永遠隻能與成功無緣。
由於《非誠勿擾》的熱播,孟非成為了熒幕上最受歡迎的主持人之一,甚至,很多其他國家的觀眾對其投去了關注的目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未成名之前,做過印刷工人、保安、送水工等多種工作。雖然長時間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但他從來沒有失去過自信。
1994年2月,孟非憑借著偶然的機會,進入了江蘇電視台。在這裏,他為江蘇電視台文藝部體育組做接待員,一年後,他拿到了南京大學的函授專科文憑。緊接著,他努力地讓自己成為了記者。
2002年,江蘇電視台開設了一檔新欄目——《南京零距離》。這是個直播節目,時間為一個小時,宗旨是“為平民百姓服務”。電視台的領導決定打破資曆、學曆限製,在全社會公開競選節目主持人。
聽到這個消息,孟非知道這將是他從幕後轉向台前的一個機會,他仔細地分析了自己的優劣,他覺得平民節目,當然要求主持人有平民特色,不一定長得帥,關鍵是要有底層生活的閱曆,說百姓關心的話題……而這方麵,放眼全台,有誰比自己更有資格?
雖然有所擔心,但是自信的孟非還是決定不放棄夢想。雖然他害怕自己的普通話可能不會過關,但自信的他隻猶豫了一分鍾就做出了決定:普通話可以學習模仿,那些苦難的經曆卻是他難得的寶貴財富,是模仿不來的。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何時搏?
終於,麵試的那天到了。孟非衣著筆挺,自信地走到麵試官麵前,用詼諧的語調平靜地講述了自己多次打工的艱難經曆,尤其是他能準確地抓住節目的定位,並且還胸有成竹地提出了自己做“平民化主持人”的嶄新設想,讓台裏的領導覺得他很有潛力。
就這樣,孟非成為了《南京零距離》的當家主持人。而這檔節目,也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孟非終於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小夥子,成為了全國一流的主持人。
孟非之所以能一步步走向成功,這與他的自信心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他在競選主持人時缺乏自信,不敢參加麵試,或者緊張結巴,無法平靜自然地表述出自己的創意和見解,這個職位都將與他失之交臂,他會繼續在社會最底層中煎熬。
年輕人,學著自信起來吧,這是一種態度,更是內心的修為。尤其是對於我們20多歲的年輕人,更應努力培養出自己的自信心。美國作家愛默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人們常常把自信比作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閘門,是啟動聰明才智的馬達,這的確是很有道理的。
曆史上的那些大人物,例如伽利略、居裏夫人、張衡,他們能取得成功,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都有遠大的誌向和對自己非常自信。而奧巴馬,也正是這些偉大人物之一。雖然,他也遭遇過不少打擊,但他仍然可以自信地麵對人生的風雨。他想讓所有人看到:無論我經曆多少失敗,我都有決心和毅力取得最後的勝利,我絕不會對自己說“不能”。
我們普通人想要取得成功,也要像奧巴馬一樣自信。以一副自信的形象出現在別人麵前,會給予別人更多的暗示。別人從這種暗示中讀到了你的自信,因而就極有可能對你伸出援助之手,助你成功。年輕時代,正是我們開始為了理想奮鬥的時刻,如果從這個時候起就充滿自信,那麼我們就能為自己贏得更多成功的機會!
別讓別人的看法擊潰自己
有這樣一個故事我們不陌生:一個老人和孩子牽著驢去集市。一路上,老人把孩子放在驢背上。路上有人責備起孩子:“這孩子真不懂事,年紀輕輕的怎麼能讓老人在地上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