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我的人生字典裏沒有“我不行”(1)(1 / 2)

“我永遠都有成功的希望!”

對於挫折,每一個人都會遇到。但是,每個人對於挫折的態度,卻是大相徑庭。就像奧巴馬,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可能會失敗很多次,但我總覺得我有成功的希望。”

的確,奧巴馬就是這樣一個超級自信的人,他的自信總會讓人眼前一亮,覺得他無所不能。就像在2008年時,代表美國參加“環球小姐”選美大賽的選手斯圖爾特,在說到自己支持哪位候選人時,她說:“對於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候選人,我都非常欽佩和欣賞,但是我更喜歡奧巴馬。他的自信和感召人的方式一直在吸引著我。”

這就是奧巴馬,一個永遠對成功充滿信心、對未來充滿希望的黑人競選人。在整個競選的過程中,奧巴馬經曆過多次失敗,比如在新罕布爾州,他在形勢大好的情況下敗給希拉裏,使自己的攀升勢頭大大減弱,甚至一度處於不利局勢。但是失敗後的奧巴馬非但沒有灰心,反而更加自信滿滿地喊出“是的,我們能”的口號。

奧巴馬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讓所有支持者都明白:我的失敗隻是暫時的,我永遠都有成功的希望,永遠有取得最後勝利的決心!但是,如今的年輕人,有幾人能擁有如此積極的心態?所以,我們永遠都與成功無緣;所以,我們隻能在碌碌無為中抱怨生活。

不可否認的是,在競選的過程中,奧巴馬在很多時候都落後於對手,畢竟與希拉裏和後來的麥凱恩相比,奧巴馬並沒有什麼優勢。奧巴馬的支持者也知道,他的路並不好走。但是,奧巴馬的支持者用手中的選票,一步步地創造著曆史。他們為他挺身而出,高聲疾呼期待改變。因為,這個人讓自己看到了以小搏大的可能性,看到了成功並不一定隻能被強勢的人所壟斷!

我們無法統計,奧巴馬在奮鬥的路上究竟遇到了多少打擊和困難,這一點也許他自己都不能回答。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無論遇到多大險阻,奧巴馬都沒有後退,他一直堅信自己的能力,他不斷地對自己說:“我能行,我們能行,美利堅合眾國能行。”這就是希望,自己給自己的希望。正是憑借這種自我鼓勵的態度,奧巴馬不斷前進。

“是的,我們能!是的,我們能擁有機會與繁榮!是的,我們能帶領我們的國家走出困境!是的,我們能拯救這個世界!是的,我們能!”這是奧巴馬在一次演講上的經典發言。這幾句話,宛如一支強心劑,立刻讓整個會場瘋狂。一個牧師喊道:“我們不能獨行。當我們行動時,我們必須保證勇往直前。我們不能後退。”更多人發出了這樣激動人心的怒吼:“美利堅,我們不能後退!”

最後,奧巴馬用這樣一段話結束了演講:“此時此刻,在這場選舉中,我們必須再一次保證要勇往直前,讓我們堅守這個承諾,這個美國的承諾,如《聖經》所說,‘堅守我們所認同的希望,毫不動搖’。”可想而知,奧巴馬獲得的自然是山呼海嘯般的掌聲!

奧巴馬正是用這種不能後退的勇氣與責任不斷鞭策自己、鼓勵自己,讓自己時刻堅定前進方向和目標,不斷向夢想進發。無數人被他這種精神感染,人們相信一個永遠鼓勵自己,永遠給自己前進動力的人是能夠取得成功的,跟隨他是可以到達勝利的彼岸的。

這就是希望的能量。希望給人信念與信心,提供給每個人前進的動力。每個大人物都是因為保留著最初的希望或者時時給予自己希望,才取得最後的成功。想完成自己的夢想,使自己成為一位有價值的人,那麼我們就必須點燃希望之燈,讓成功早日到來。

人從來都不會被生活打敗,隻會被自己打敗。心態的低迷,情緒的失落,這些都是阻撓我們成功的攔路虎。有些事情,我們隻有抱著必勝的心態去嚐試,才有可能變為現實。如果連試一下的勇氣都沒有,始終抱著“我不行”的態度,那又談什麼成功呢?沒有勇氣挑戰未來的人,在生活中注定是一個失敗者!

自卑是成功路上的頭號“殺手”

奧巴馬的自信,可以說是近年來美國總統選舉中非常少見的。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把我和任何一種人——無論是黑人、白人、西班牙裔的人、共和黨人,還是民主黨人——放在某一間屋子裏,給我半小時的時間,我就能帶著其中大多數人的讚成票走出那間屋子。”

相比較過去那些沉穩有餘但激情不足的總統候選人,奧巴馬給正處於經濟危機之中的美國帶來了一針強心劑,讓民眾頓時有了衝破難關的力量。因此,奧巴馬高票當選也成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