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自信是一種非凡氣度(2)(1 / 2)

可是,現實是怎樣的呢?現在的很多年輕人,也許是家庭條件的緣故,也許是工作崗位的緣故,再或者是從小所接受的教育,總會在某個時刻貶低自己,尤其是看到那些光鮮亮麗的人,總覺得自己如醜小鴨一般,絕不可能有成功的機會。

然而,倘若奧巴馬亦是如此,他怎可能成為美國總統?要知道,曾經的他,境地比你還要窘迫!倘若他不懂得欣賞自己,那麼現在的他,也許早已成為一名“街頭爛仔”,整日與毒品和幫派分子為伍。

學會欣賞自己,就是要自我關注與肯定。所以,那些曾經看輕自己的年輕人,必須對自己說聲“對不起”。不要覺得,自己的年齡已經大了,自尊自愛這種行為就很幼稚。看看那些小孩子吧,倘若不懂得自尊自愛,那麼連一個小小的夢想也無法實現。

8歲的安妮非常熱愛表演,每次都會在親朋好友的麵前表演節目。有一天,學校裏要排演一個大型的話劇“聖誕前夜”。安妮感覺到,出頭的機會就要來了。

在爸爸媽媽的鼓勵下,安妮走進了麵試的地點。她原本以為,自己會成為主角,然而令她沒想到的是,自己卻隻是扮演一隻小狗。

回到家,安妮無比失望,連晚飯也沒有吃。媽媽走進她的臥室說:“安妮,你得到了一個角色,不是嗎?”

安妮沮喪地說:“媽媽你別安慰我了,我知道自己沒能力,隻能演隻狗!”

媽媽看著她,嚴肅地說:“安妮,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其實,你不要看不起這個角色,你完全可以用主演的心態去演戲。你隻有投入進去,才能夠演好,即使角色隻是一隻小狗狗,你也可以成為主演。隻要擁有主演的心態,你就是主演。”

安妮聽了媽媽的話,一個人對著鏡子喃喃自語:“對啊,我為什麼這麼看不起自己呢?其實我需要的是一個上台的機會,而不是一定要當主角。安妮,哦不,那隻小狗狗,我不該看不起你的,畢竟你就是我。”

其實,從自我看扁到自我欣賞就是這麼簡單。有時一個念頭的轉變,就可以給我們帶來全然不同的氣質。那些你所崇拜的偶像,哪一個是看不起自己的?倘若他們真的流露出輕視自己的情緒,那麼你定會對其感到失望,再不會將其當作“偶像”。

開始轉變情緒的安妮,從此再沒發出過抱怨,全身心地投入到排練之中。

很快,聖誕節到來了,爸爸媽媽傾巢出動,來到禮堂看她的演出。盡管安妮不是主角,可是她用心的表演贏得了所有人的掌聲。甚至,她的精彩已經蓋過了主角,所有人都被她那精彩的演技折服了。那個夜晚,幾乎所有的人都記住了這個努力的小女孩,將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了她。安妮激動得熱淚盈眶,打出了勝利的手勢。

生活中,我們與安妮一樣,並非缺乏能力,而是缺乏自尊。但是,如果你像安妮那樣帶著主演的心情去演戲,那麼你就會發現——其實自己正是那個羨慕已久的主演。

也許有的人會說:“我努力了,可是我不優秀,並沒有取得預想中的成績。”的確,每個人的能力有不同,不可能都站在榮譽的最頂端。但是,這不等於我們就可以破罐子破摔,讓自己的處境更加艱難。要知道,如果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那麼你連機會都不可能擁有。無論對待什麼事情都沒有自信,這著實是對自己的一種“侮辱”!

對於這一點,其實奧巴馬最有發言權。在多個針對總統選舉人的研究中,奧巴馬的自尊程度都位居榜首。評論家齊格勒·希爾說:“奧巴馬有把他對自身價值的感覺傳達給別人的能力,也許是這種能力幫助他規劃出了讓選民們如此信服的富有能力與自尊心的形象。”

緊接著,希爾做出了進一步的闡述:“在我看來,選民們傾向於認為奧巴馬是一個非常自尊的人,這種傾向在他的獲勝中多多少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那表達自尊的非凡能力對在政治舞台上相對年輕和經驗有限的他來說尤其重要。”這跟他在總統競選中所表現出來的極大自尊並勇於承認自己的弱點的舉動相一致。

奧巴馬的成功告訴我們,唯有自尊自愛的人才能贏得尊重。沒有人不渴望被愛,但是,我們必須要懂得愛不是來自外界,而是來自內心。所有來自外界的愛,都僅僅是現象,而不是實質。

我們不知道的是,沒有自愛的人,恰恰容易成為卑躬屈膝的“小人”,為了討好別人而失去獨立的人格,用情緒反映而不是用理智做出決定。這樣的不穩定情緒,會讓他們始終找不到穩定持久的友誼,找不到真正的快樂。現在,你還瞧不起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