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到 www,69zw,com 六*九*中*文*閱讀最新章節/
第五卷 權傾天下 第六百九十四章 詔旨
幾個勳戚正在議論,從午門方向傳來敲鍾的響聲。
xiao英國公振衣而起,冷然道:“皇上召集朝會了。”
他道:“我必不能去,沒準佳木會做一些非份的事。我便在家中聽消息,有什麼不對,就設法出城。”
英國公府世受國恩,如果張佳木真有非份逾越人臣的做法,那麼,xiao英國公的決斷也不能說錯。
sī誼歸sī誼,公義是公義,眼前幾人都是分的很清楚。
“如果真到那一步,我願隨驥尾。”
薛恒雖與張佳木jiao誼最厚,此時臉上也滿是痛苦的神情。他在心中暗暗想道:“佳木,但願你不要做什麼叫親者痛,仇者快的事!”
……
鍾聲一響,不到半個時辰,宮中就聚集了數百朝臣。
文武親勳一樣是從長安左右門進去,再穿越端門,從午門兩側掖門而入,到了奉天門廣場,立時就感覺到了氣氛不對。
倒不是劍拔弩張,或是如臨大敵,要是這樣,各人反而覺得對了。
但吊詭的就是宮中是一切如常的樣子,沒有遭受兵火的跡象,也不曾人心惶惶,太監們在殿上站班,錦衣衛等杖衛在殿階下各處護衛,沒過一會兒,遠遠看到黃羅傘蓋過來,卻是皇帝來了。
有些常入宮的,便找尋自己的熟臉太監,想從對方的臉部表情看出一些端倪來。
這一看才看出門道,每次常朝時必定會站班伺候的太監,少了很多。不少熟臉的公公都不見了,剩下來的太監雖表麵鎮定,但眼神中恐慌之色仔細看看就能看出來。
這會兒各人才暗自點頭,看來,宮中也並非是表麵上的這麼安穩無事。
“卿等跪聽旨意!”
拜叩之後,皇帝並沒有如往常那樣叫起來,相反,卻聲色冷峻,叫眾人繼續跪下,等候宣旨。
“這必定是有大動作。”薛恒與薛暄心知不妙,彼此對視一眼,都是看出對方眼神中的決絕之意。
如果真的有張佳木不臣的跡象,兩人自會設法出京師,縱不能如xiao英國公那般決意舉兵反抗,也不會選擇同流合汙。
如果論在京的實力,張佳木現在篡權也盡夠了。
但不要說向來沒有jiao情,甚或是敵視他的人,就算是這些至jiao好友,也是絕不會有一個人去支持他。
除了少數野心勃勃的部下之外,或是和張佳木jiao係深到摘不開身的人,沒有人會願意趟這個渾水。
孫錫恩等人最急切和沒有想到的就是,張佳木尚沒有這個人望。
大明建國百年,恩深德澤,特別是現在,民間和官場的質樸之風猶存,日子還很過的去,要經過天順到成化的變化,再到嘉靖幾十年的糟蹋,明朝才踏上不歸之路。
現在這時候,還早的很!
張佳木就算有這個硬實力,軟實力也是差的太多了。換句話說,就是尚需養望。
……
聖旨的內容很簡單,簡單到幾乎就是幾行字。
但大明開國以來,有過皇太子,死過皇太子,立過皇太孫,有太子監國,也曾經廢立過皇後。
但,廢立太子,一廢再廢,朱見深還真的就是頭一人。
廢立的理由,含糊不清,隻是說狎昵xiao人,揮霍不學,駢四驪六的廢太子詔書讀完,朱見深的太子地位就算又沒有了。
不過詔書也是直接封太子為福王,藩封洛陽,著河南地方官立刻興建福王府邸,撥給官田三萬畝,為太子封藩土地。
宗室改革,降等襲封,並且可以經商,入仕,從軍,以從軍為主流,第一代皇子都不一定可以封王,王爵從此是國家賞給第一等大功之人的第一等爵,皇子無功者,隻能封公,下一代便是伯,再下便是鎮國將軍,再下中尉。
這樣最多幾代,皇子後代就和庶人無異,不象現在,親郡王一大群,一個親王府衍生出幾個或十幾個幾十個郡王府,一個皇帝生出十個親王,便可能造就二百個郡王。
這些親藩都是世襲,百年之後還是親王或郡王,這樣的封藩製度,不給國家帶來沉重的負擔才是見鬼。
唐宋年間,宗室都沒有這種問題和麻煩,隻能說是明朝特有的麻煩,其後的清朝吸取了明朝的三大教訓,所以統治基礎很牢固,要不是遇到三千年未有的大變局,恐怕清朝最少有四百年以上的國運。
這三大弊端,便是皇子教育,宗藩,賑災。
張佳木一定會碰這三個弊端,但宗藩製度現在能穩住人心,他不僅現在不能動,反而要用封廢太子為福王的辦法,再給洛陽這樣的善地,給土地田宅,來顯示自己的厚道和不忘舊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