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1909年,袁世凱被攝政王載灃開缺回籍。在彰德府隱居的時候,袁世凱娶進了他第九位、也是最後一位姨太太劉氏。
但是,劉氏並不同其他袁氏妻妾一同住在洹上村養壽園。她獨自住在北京的九府胡同的袁府。這是一個一線排列的三重四合院。最後的四合院便是劉氏的住所,建築兼中西特色,高大拱形的門窗、良好的取暖設備都可以想見當初的奢華。
從這最後一座四合院右側出旁門,有一座二層的中西合璧的小洋樓,這便是劉氏之女、袁世凱十三女袁儀禎(子經)的繡樓。一層為仆人、丫鬟的住處,二層為十三小姐的閨房。
袁世凱和他最年輕的姨太太,不時在這裏共住。
(七)
四姨太閔氏和七姨太張氏,都在袁世凱任民國大總統,入主中南海之前死去。
四姨太是因為"月子病"死去的,當時袁世凱在直隸總督任上。七姨太沒有生過子女,依照袁家的規矩,是應該叫做"姑娘",但由於袁世凱對七姨太的寵愛,所以袁家上下依舊喚她為七姨太太。當袁世凱奉命"回籍養屙"時,帶著她從北京到河南輝縣暫住,這時候,她病死在輝縣。
1913年,袁世凱進入中南海,妻妾子女也一同遷入。
在中南海,袁世凱在居仁堂辦公、就寢。在居仁堂開了一個樓,姨太太們就住在那裏。然而,袁世凱夜間並不到各個姨太太房裏去,而是姨太太輪流前去"值宿"。輪到哪一個姨太太"當值"的時候,就由她本房的女傭人、丫頭們把她的臥具和零星用具搬到袁世凱的臥室裏去。那時,大、二、三3個姨太太都已經不和他同居了,輪值的隻有五、六、八、九4個姨太太。這4個人,每人"輪值"一個星期。其中隻有九姨太太由於年紀輕,有時候伺候得不如他的意,因而還不到一個星期,袁世凱就讓她搬了回去,另行調換別的姨太太。
袁世凱在夜間休息的時候,雖是采用姨太太輪流值宿的辦法,但一到第二天早晨,卻依然要五姨太太到他身邊來伺候一切。當然,五姨太太值宿時,就接著在他身邊伺候了。
這位五姨太太平時對人極為嚴肅,但是每天早晨見到袁世凱的時候,卻總是笑吟吟的叫上一聲"大人",然後再去照料袁世凱的穿衣、吃飯以及其他瑣事。
袁世凱洪憲帝製正式推行以後,宮廷禮儀自然也提到議事日程上來。龍袍、鳳袍、皇子服、皇女服、宮廷女宮服等各式吉服,一應俱全,全部製成。袁世凱夫人於氏自然是"皇後"。鳳袍做成後,她與諸皇女花團錦簇地合了影。
其間,內廷諸內禮官、女官長、女官,整齊儀注,由孫寶琦夫人率領,分左右兩隊,排列在禮堂中,向袁世凱夫人於氏行朝賀大禮。
於氏雖已成"皇後",可本是村婦,為人極淳厚,進入大堂中,並不肯坐,連忙對孫寶琦夫人說:"親家太太,各位太太,皇後不敢當,不必行禮!"
群女官再次"請皇後正位",4名女官扶著皇後,這才坐下來。於是,孫寶琦夫人率眾女官、女眷,伏地行三跪九叩大禮。
於夫人又急忙起身:"皇後不敢當!"說著,就要還禮。
這時,4名女官又扶持她回座,說:"皇後坐而受賀,乃是大禮,皇後身不得動。"弄得於夫人挺不好意思,紅著臉,吃吃直笑。女官又說:"皇後須恭拱受禮。"
等行完了禮,於夫人趕忙下了皇座,拉著孫夫人的手說:"謝謝各位太太,做了皇後,連禮都不能還,真真是不敢當啊!"
孫寶琦夫人又提出向皇帝行朝賀大禮,於夫人趕忙說:"皇帝也不敢當,不必行禮!"第二日,"不敢當"這句話就傳遍了京師。
袁世凱的姨太太們,經袁世凱口頭冊封,一、二、三、五4位姨太太,封為妃,六、八、九3位姨太太封為嬪。姨太太之間居然列出三六九等,因此,她們一見到袁世凱,便為此事爭吵,結果鬧得沸沸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