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袁世凱還從各房姨太太內挑選了4名使女,預定內廷女官。後來,由於形勢急轉直下,也未及同房,便由袁克定出資遣散了。但是,沿傳中國數千年、罪惡昭著的太監製度,被"洪憲皇帝"袁世凱以違背人倫而宣布在袁宮不予采用。
蔡鍔在雲南宣布討袁後不久,袁世凱便突然氣喘,整日形容憔悴。1916年的元宵節,袁家一家大小團聚在居仁堂,準備吃元宵。不知誰插了句嘴,說元宵和袁家的姓同音,應該忌諱,命令以後不準吃元宵。但袁世凱卻悻悻地說:"元、袁同音不同字,有什麼好忌諱的。"
袁世凱說完,大家誰也沒有支聲,等元宵端上來,一家人圍著桌子默默地吃元宵。即使誰對孩子們講話,也都壓低了聲音。後來六姨太太開始嘀咕起來,大概還是對封為嬪表示不滿,說要是到時候正式冊封時若不封她為妃,她就帶著孩子回彰德去。六姨太太一發難,八、九兩個姨太太也喋喋不休,提出同樣的要求。這時,五姨太太便出來解勸:"你們別鬧了,到時候你們都當妃子,愛管我叫什麼就叫什麼好了。"
她一邊說著,一邊拿眼睛瞟著袁世凱。五姨太太自然希望袁世凱拿出他的威嚴,把三個小姨太太的牢騷壓下去。但袁世凱卻沒有這份心緒。他把筷子往桌子一放,長歎一聲說:"別鬧啦!你們不是要回彰德嗎?那就和我的靈柩一塊兒回去吧!"
說完,便轉身回辦公室了。
1916年6月,袁世凱病死。他剛剛斷氣,於夫人便大哭起來。一邊哭一邊數落:"你一輩子對不起我,弄了這麼多姨太太,又養了這麼多孩子,你死了都丟給我,叫我怎麼辦哪!"哭了又說,說了又哭。當時在場的所有子女由二子袁克文領著,跪在於夫人麵前,請求他們的娘把他們賜死。最後,由袁世凱惟一的嫡出長子袁克定出麵轉圜,才終於將這尷尬的局麵結束了。
就在袁世凱死時的當天晚上,五姨太太叫仆人把袁世凱的保險櫃抬到了自己的臥室,連辦公室內的大鍾都搬走了。
在以後的幾天裏,府中上下都照著禮法,跪在袁世凱身邊守靈。突然,傭人慌忙來報:"三姨太吃了東西了!"大家又慌作一團。直到很久,醫生來過後,三姨太才把吞的東西吐出來。但府中上下每個人心中都籠罩上了一層陰影,大有樹倒猢猻散的感覺。
在歸葬袁世凱於洹上村之後,袁家妻妾及未成年子女,在彰德守喪3年。
以後,袁世凱的幾個姨太太,隨各自子女陸續遷往天津大營門的袁宅,在那裏分門別戶而居。再往後,各奔前程,袁家也就隨之瓦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