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不管你有多少錢(1 / 2)

製勝習慣十九生活節儉

投資大師

花的錢遠少於他賺的錢。

失敗的投資者

有可能花的錢超過他賺的錢。

年收入,20英鎊;年支出,19英鎊19先令6便士。結果:幸福。

年收入,20英鎊;年支出,20英鎊0先令6便士。結果:悲慘。

—查爾斯·狄更斯小說《大衛·科波菲爾》中的米考伯先生

或許,當億萬富翁的最實在的好處就是我能舒舒服服地打網球。

—喬治·索羅斯

某種程度上說,錢能讓你身處更有趣的環境。但它不能改變兩件事,一是有多少人愛你,二是你有多健康。

—沃倫·巴菲特

不管你信不信,你通常可以在孩子們三四歲的時候就說出他們將來是否能成為富有的人。對於那些拿到零花錢之後立刻就買了糖果,而且第二天就向你借了你知道永遠也不會還的1美元的孩子,我們都希望他們不會一輩子都這樣。但令人遺憾的是,他們往往一輩子都這樣。

但如果一個孩子很節省零花錢,總是把一部分錢存起來,你可以確信他將來很有可能實現經濟上的獨立。

而一個把零花錢投資於糖果,賤買貴賣以牟取利潤的節儉的孩子,可能成為另一個沃倫·巴菲特。

除了繼承、婚姻或盜取,隻有一種積累投資資本的方法:花的錢少於賺的錢。巴菲特和索羅斯都是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這樣做了。他們那令大多數人不敢想象的財富並沒有改變這種核心價值觀。他們在孩提時代和十幾歲的時候不是奢侈的人,現在也不是奢侈的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索羅斯一生中的大多數時間都住在普普通通的住宅裏,而且對居住環境幾乎毫不關心。有一次,瑞士的一個藝術品經銷商借給索羅斯一幅他完全可以輕鬆買下的保羅·克利(PaulKlee)的畫。“他很喜歡這幅畫,但還是把它退了回去,他說這是因為他無法將畫和它的價格標簽上的數字分隔開。”

在索羅斯與第二任妻子蘇珊·韋伯(Susanweber)結婚後,他讓她出去找房子。“但他把我看中的每一套房子都否決了,要麼嫌太貴,要麼嫌太大。”她說。

有些億萬富翁每次出門都要乘坐由專職司機駕駛的豪華轎車,索羅斯不是這樣。他會坐出租車、公共汽車或有軌電車,有時候幹脆步行。這不光是一件省不省錢的事情,也是為了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從城市的一個地點到達另一個地點。

索羅斯在談到自己的財富時曾說:“成功的好處之一是我可以買得起我想要的東西,但我沒有奢侈的品位。相比我的財富水平,我的生活水平一直非常一般。”

奧馬哈的極端主義者

圍繞巴菲特的節儉(有人稱之為吝嗇)有不少傳奇故事。一天,巴菲特在乘電梯前往14樓辦公室時,發現電梯地板上有個1美分的硬幣,同在一部電梯內的所有來自大建築公司彼得·基維特父子公司的執行官都沒注意到這1美分。

巴菲特彎下身子,伸出手撿起了那1美分。

看到巴菲特居然為1美分費心,基維特公司的執行官們目瞪口呆。但這個有朝一日將成為世界首富的家夥詼諧地對他們說:“這是下一個10億美元的開端。”

在錢的問題上,巴菲特是個極端主義者。而沒有什麼事情比花錢(更確切地說是不花錢)更能體現他的極端主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