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委派的藝術(1 / 3)

製勝習慣十八知道如何用人

投資大師

已經成功地將他的大多數任務委派給了其他人。

失敗的投資者

選擇投資顧問和管理者的方法,同他做投資決策的方法一樣。

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你得尋找三種特征:正直、聰明和活力。如果他沒有第一種特征,那麼其他兩種會毀掉你。

—沃倫·巴菲特

使用各種不同方法的各種人我都願意用,隻要他們是正直的。

—喬治·索羅斯

在我的投資培訓客戶當中有一位來自新加坡的女士。在我們的第一次談話中,她說她是以在年報和其他地方找到的數據為根據選擇股票的。“我是這麼做的,我也很擅長這麼做,”她說,“但我並不是真的喜歡這麼做”。

稍後,她又告訴我,她認為自己很會判斷別人的品格。於是我對她說:

“那麼,你為什麼不去參加你正在考察的那些公司的年會?在那裏你可以和公司的經理、董事們會麵,至少可以觀察他們。你可以判斷一下把你的錢交給這些家夥照管是否放心。”

這就是沃倫·巴菲特的投資策略的一個方麵,而對他的投資方法的所有研究通常都沒有充分認識到這個方麵:他對人的興趣像對數字的興趣一樣大,而且他很善於判斷別人的品格。

沃爾特·施洛斯(walterSchloss)也是格雷厄姆的學生,當時也在格雷厄姆–紐曼公司工作。憑借格雷厄姆式的投資,他的年均投資回報率在20%左右。在拿自己的風格與巴菲特做比較時,他說:

我真的不喜歡與管理人員交談。股票更容易對付,它們不會跟你爭論,它們沒有情緒問題,你不需要和它們握手。現在的巴菲特是個不尋常的家夥,因為他不光是個好分析家,還是個好推銷員,而且很會看人。這是一種少見的組合。如果我把某個人的企業買下來,我敢保證他第二天就會退出。因為我會看錯他的性格或其他某些方麵—或者我沒看出來他其實不喜歡這個企業,其實很想賣掉它然後退出。但如果沃倫買下一個企業,他的人會鞠躬盡瘁,所以說這是一種罕見的特長。

就像被巴菲特提拔為伯克希爾總裁的肯·蔡斯所說:“我很難形容我是多麼喜歡為他工作。”

“我知道他是個騙子”

在沃倫·巴菲特收購一個企業之後,這個企業的原擁有者們為什麼會“為他工作比為自己工作還要賣力?”

因為他是一個超級品格鑒定家。“我覺得我能在人們走進來的時候非常準確地說出他們想幹什麼。”他說。

在1978年,沃倫·巴菲特是奧馬哈少有的幾個拒不接見拉裏·金(LarryKing)的人。拉裏·金曾是富蘭克林社區信貸協會的經理和財務主管,現在正在獄中服15年徒刑(不是那個cNN的節目主持人)。

“我知道那個金是個騙子,”巴菲特說,“而且我認為他知道我已察覺他是個騙子。我可能是奧馬哈唯一一個他從沒敢開口要錢的人”。那麼巴菲特是如何看穿拉裏·金的呢?“那就像是他的腦門上貼著一個大標簽,上麵寫著:‘騙子!騙子!騙子!’”

巴菲特判斷人品的非凡能力正是他獲得投資和商業成就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麵。正是這種特長使他能夠買到有合格管理隊伍的企業,相信企業原來的擁有者們仍會留下來竭盡全力地經營企業。他能在幾秒鍾內判斷出一個管理者是不是“他需要的那種人”—這是一種施洛斯坦言自己不具備的能力。

不管巴菲特買下的是整個企業還是企業的一部分,他做起事來都像是雇用了管理隊伍的擁有者。因此,當他購買一隻股票的時候,他實際上是在問自己:“如果我擁有這家公司,我會雇用這些家夥去經營它嗎?”顯然,如果答案是“不”,他不會投資。

對巴菲特來說,每一筆投資都是一次委托。他完全清楚他正在把自己的資金托付給其他人—而他隻會把資金托付給他尊敬、信任和欣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