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勝習慣十七永不談論你正在做的事
投資大師
幾乎從不對任何人說他正在做些什麼。對其他人如何評價他的投資決策沒興趣也不關心。
失敗的投資者
總在談論他當前的投資,根據其他人的觀點而不是現實變化來“檢驗”他的決策。
“我不會告訴你。”(當電視采訪者問“你最喜歡的股票是哪些”時,索羅斯回答道。)
—喬治·索羅斯
巴菲特明言他害怕在床上說話,因為他妻子可能會聽到。
—羅傑·洛溫斯坦(RogerLowenstein)
我的集體決策方式就是看鏡子。
—沃倫·巴菲特
本傑明·格雷厄姆在哥倫比亞大學授課時,會使用被低估股票的當前例子來說明他的方法。每次下課後都有一些學生衝出門去爭先恐後地購買這些股票。不止一個學生是靠這條路子支付學費的。
沃倫·巴菲特在每一個方麵都在模仿他的導師(就連他寫給父母親的信都模仿了格雷厄姆的風格),除了使用實際股票作例子。比如在1953年,他在奧馬哈大學講了一堂投資原理課,但與格雷厄姆不同的是,他拒絕透露任何消息。
當他在1956年開辦他的合夥公司的時候,他對潛在投資者們說:“我會把你們的錢當成我的錢來用,我會承擔一部分損失和利潤。但我不會告訴你們我正在做些什麼。”
那時候的巴菲特像現在一樣拒絕告訴任何人他在注意哪些股票,甚至對一個可能加入他的合夥公司的新投資者也不會說。約翰·特雷恩在他的《資金大師》(Themoneymasters)一書中寫道,當他正在尋找“一個存放資金的好地方時”,他第一次見到了巴菲特。“當我得知他不會透露他所持有的股票時,我決定不加入他的公司。”這是一個後來讓他後悔萬分的決定。
當巴菲特說不會告訴他的投資者他正在做什麼的時候,他是認真的。
有一次,一名合夥人闖進基維特廣場的巴菲特辦公室接待區,想知道公司的錢被投到了什麼地方。正與銀行家比爾·布朗(BillBrown,後來的波士頓銀行董事長)會談的巴菲特告訴他的秘書他正忙著。秘書一會兒又回來了,對他說那個人堅持要見他。巴菲特消失了一分鍾,然後回來對他的秘書說:“替這個家夥結賬,讓他退出合夥公司。”然後,巴菲特轉向布朗說:“他們知道我的規矩。我每年向他們彙報一次。”
今天,全球數十萬投資者正揣測著巴菲特的一舉一動,他閉緊嘴巴是絕對有必要的。但在他隻有10萬美元而且沒人聽說過他的時候,他的政策同現在並無兩樣。
在遇到查理·芒格之前,巴菲特仍然拒絕與任何人談論他的任何投資對象,直到賣掉它們。而且即便賣掉了,他也經常不去談論它們,因為他有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再買回它們。
他何必跟別人說呢?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不需要通過尋求其他人的認可來支持他的觀點。“你是對是錯並不取決於別人是否同意你的觀點,”他在伯克希爾·哈撒韋1991年年會上對股東們說,“你正確是因為你的論據正確,推理正確。這是做出正確決策的唯一方法”。
巴菲特堅持保守秘密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好的投資觀點是珍稀、寶貴的,而且就像好的產品或收購計劃一樣容易被人盜取”。他的投資觀點就是他的股票。他絕對不會把它們公之於眾,就像比爾·蓋茨不會公開視窗係統的源代碼,豐田也不會把它的最新發動機設計或下一年的新車陣容透露給福特或通用汽車公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