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把你準備在什麼情況下出售它寫下來。
投資大師在購買一個投資對象之前就知道該在什麼情況下出售它了(習慣十二)。這是他的投資係統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一般的投資者通常隻關心買些什麼,出售往往隻是事後才想的事。在打算出售一個投資對象的時候,他常常忘記為什麼買它以及他當初所期望的結果。於是出售決策變成了對最初購買決策的一種令他痛苦的重新評估,甚至可能隻是一種情緒化反應。
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時候賣,那就不要買。
每做一筆投資都將事先製定的退出策略寫下來,這會賦予你一種大多數投資者都不具備的紀律性。單是這一種習慣就足以提高你的投資回報。
這樣做還有助於你監控投資的進展。正確的出售時機將變得極為明顯。
3.把你所期望的結果寫下來。
這應該很簡單。你可能希望一家公司繼續提高它的市場份額,可能希望投資機構介入一隻股票並推高它的價格,也可能在盼望著一次收購行動。不管你在期望什麼,你都應該盡可能詳細地把它寫下來。
4.把有可能發生的其他所有事情都寫下來。
要做到這一點,你需要更多的想象空間。我甚至不想列出幾個例子。我隻想說,讓大多數投資者倒黴的是意外事件。而在市場中,發生意外事件是意料之中的事。你必須為你能想象到的最可怕的情況做好準備。
5.如果實際發生的正是這些意外事件而不是你所期望的事情,你打算怎麼做?把你的計劃寫下來。
你絕對無法控製市場,你能控製的隻是你自己的反應。交易商威廉·埃克哈特曾回憶說:
一次,一個老交易商對我說:“不要去想市場接下來會怎樣,你絕對控製不了這個。你要去想的是,如果市場發生了某種變化,你應該怎麼做。”
對你所想到的每一種情況,你都應該把相應的應對措施寫下來。就算市場真的“發生了某種變化”,你也知道該怎麼做。巴菲特把這稱作“諾亞法則:預測下不下雨不重要,重要的是建造方舟”。
不過,這並不能保證你會及時“扣動扳機”。有一種能幫助你實現這個目標的有力方法,叫做“精神排練”。在腦海中把每一種情況形象化,把自己放到這個場景中,看著自己按原計劃行動;然後把整個過程從頭再想一遍。注意自己有什麼感覺,不斷重複整個形象化過程,直到看到自己能泰然自若地迅速行動(習慣十一)。
將達到甚至超過你的期望的投資形象化,並以類似的方式排練清倉獲利,也是一個好主意。
當你犯了錯誤,你也應該用這樣的方法在腦海中重演你所做的事—並排練正確的做法。
你隻能控製你自己的行為。當你對有利和不利的情況做好了兩手準備,練熟了在某些時候必須要采取的行動,你就能像投資大師那樣平心靜氣地快速行動了。
6.監控你的投資和你的表現。
監控過程是調查策略的延伸。它是指在投資之後繼續使用據以做出投資決策的標準,評估投資的進展。
有了書麵記錄,你會發現這是一個相對簡單的過程。你總能說出一項投資是否符合你的標準,輕鬆地恢複記憶,並據此考慮你可能要采取的行動。
同樣重要的是,你可以判斷你的表現和反應是否符合你的本意。
投入你的淨資產
在你第一次測試你的係統時,盡管你可能相信它是有效的,但事實未必如此。在這個階段,你最好隻投入你賠得起的資金。
當你“交了學費”,養成了投資大師的習慣,證明並完善了你的係統後,你最終會獲得無意識能力。
你會知道你已經進入了這種境界—因為在這個時候,你會信心十足地將全部淨資產投入你的係統(習慣二十三)。巴菲特與索羅斯的投資習慣(紀念版)最新章節第38章獲得無意識能力地址html/14/14663/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