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2)

成功,反義詞:失敗[shibai]

意思:成功,即獲得預期的結果。

以上,是“成功”一詞在詞典中的反映。

不過,這裏要說的“成功”不是失敗的反義詞,而是一個人名。一個叫做“成功”的人。一個姓“成”名“攻”的人。

成功出生於黔桂交界處的一個人口不過十五萬的小縣城。由於地處大石山區,資源匱乏,這裏一直也是在全國掛得上號的貧困縣。

成功運氣好,一出生就是非農業,屬於城鎮人口。

成爸成媽是縣裏電影院的雙職工,成爸是電影放映員,成媽是電影售票員。可以看免費的電影,這曾經是多少人做夢都想的事情。不過,到成功出生的時候,電視已經開始普及了。成家雖然還沒有電視,可是這並不能阻擋人們呆在家裏看免費電視的熱情,於是,電影院的生意一落千丈,售票窗口外麵排著長龍買票看電影的人不見了,走門子托成媽留好票的人也沒有了,地處繁華地帶的電影院在私人錄像廳紅紅火火的夾雜下顯得分外蕭條。

在這種情況下,正好這時候有了小兒子,於是成媽就率先下了崗,幹脆在家專心帶孩子。

對於成功來說,三歲以前的記憶幾乎是空白,而三歲以後的記憶就都跟弟弟有關。

小成功三歲的弟弟叫成誌。這個名字讓成功很是羨慕,因為,這是個不會讓人忍俊不禁的名字。每每看到那些第一次聽到自己名字的人臉上那百態叢生的表情時,成功都會有一種改名的衝動。當然,這個名字最終也沒改成,一開始是成功不具備要求改名的權力,後來則是因為成功已經學會麻木了。

其實,私底下,成功認為弟弟更適合“成功”這個名字。因為成誌實在是太優秀了,沒有不成功的。

跟成功才八個月大就被送到全托的托兒所不同,成誌是在成媽親力親為的悉心嗬護下長大的。打小就長得是虎頭虎腦,粉雕玉琢的跟年畫上那個騎鯉魚的胖娃娃一樣,啥時候都是咧著嘴笑,真是人見人愛,幫成媽不知道賺了多少豔慕的目光。

成誌模樣長得漂亮不說,嘴巴又甜,見人就先三分笑。去了幼兒園,很快的就當上班長,每個周末都會拿著小紅花回來讓成媽炫耀。上了學,又是班長,成績還是一等一的好,每次“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的獎狀都不少,還有學校獎勵的小本本、鋼筆之類的學習用品一大堆。後來成誌還連跳兩級,跟他哥一個年級了。人都說成家的老小是個天才,把個成媽樂得眉眼成天都是笑得。

那時候,電影院已經倒閉了,成爸也正式下了崗。好在電影院就在縣城的繁華地段,電影院為了安置下崗職工特意將電影院改成了一些鋪麵讓職工悠閑租用,成爸成媽就租了兩間內鋪開起了米粉店。這樣門麵便宜,也還是臨街的,方便得很。加上成爸成媽手腳勤快,一日三餐還帶個夜宵,成媽的手藝又好,於是生意是做得很紅火。到初中時成誌上的是重點,高中是考到了地區裏的重點高中,成績一直就沒下過年級的前三名。

來吃米粉的人都是熟麵孔,都知道老成家的小兒子是個天才。這讓成爸成媽吆喝買賣的聲音也格外響亮。到後來,在地區重點念高中的成誌以地區理科總分第一考中上海的名校時,成爸成媽很風光的擺了十幾桌酒席來慶賀。成爸成媽更成為了縣裏的名人,連縣裏的領導都來家裏看望過的,畢竟這小小的縣城能出個地區第一不容易不是。

再後來,大三的時候,成誌又考上雅思,去英國留學去了,這不光是成家,連個小小的縣城都沸騰起來了。成爸成媽臉上天天都是笑,腰板都挺得直直的。雖然隻是個小本生意人,可是連縣裏的幹部見著都要笑著打招呼的,誰不知道老成家除了個天才的留學生。更別提那些為人父母的,成天來跟成媽打聽育子秘笈,能培養出天才的母親總一定會有獨特的育兒心經的。

可是,他們似乎都忘了,成誌並不是老成家唯一的兒子。如果說成誌是個發光發熱的發光體,那麼,成功就是這個發光體背後的yin暗麵。

可能還在月子裏的時候拉了十幾天肚子的緣故,成功一直就是蔫蔫的病秧子樣。雖是一母同胞,成功卻打小就不怎麼討喜。一副營養不良、瘦瘦小小的模樣也就罷了,還總是木瞪瞪的,不會哭也不會笑,都三歲了才會發幾個簡單的音符。不用別人說,連成媽也懷疑這孩子別是個傻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