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2)

後來長大了讀書,成績也隻是個掉尾的貨。在成績表上找名字,直接從後麵找去更容易些。一年到頭拿不到個“三好學生”,連個小組長也不是。那個少先隊員還是快要小學畢業了才當上的。成誌跳級後,兄弟倆同一年參加的小考,成誌以成績第一考中了縣裏的重點中學,而大他三歲的成功隻是勉強上了個片區的初中。

在弟弟考上名校的那年,成功也參加了高考,不過他隻是勉強達到大專線,被本地區的一所師範專科學校的中文係錄取。隻是,在弟弟的巨大的榮耀下,成功的專科學校實在是不值一提。與成爸成媽關了店門,興高采烈的親自送弟弟去學校不同,成功是自己拿著錄取通知書去學校報到的。成爸成媽甚至不記得這回事,成功也懶得提醒他們。反正這所專科學校離他們縣裏也就三個多小時的汽車。而且,師範類學生是享受國家補貼的,一切費用全免。成功自己卷了床被褥拖著個編織袋的換洗衣服出門的時候,成媽還問他上哪去,要炒新的醃酸菜了,成功xing子慢有耐心,這東西一向是他炒的。知道老大是要去學校住的時候,她還有些報怨,覺得浪費錢,後來知道一切費用全免後,她不再說什麼,任由大兒子自己去了學校。

成功的師範專科學校也是一樣的平平無奇和波瀾不驚。相較於中學的緊張,師範專科學校裏的時間是多出來許多,這些時間成功全部都用在了圖書館上。三年時間,他幾乎將圖書館的書看了個遍。

當成功的師範專科三年學製結束的時候,遠在上海的成誌考上了雅思,去英國留學了,這又讓小小的縣城沸騰起來了。在成爸成媽忙著應付三姑六婆的恭維和羨慕的時候,成功自己扛著跟了自己三年的被褥鋪蓋去了縣裏最窮、離縣城也最遠的一個鄉的鄉中學報到——沒錢沒勢,又平平無奇的成功順理成章的在畢業分配時被分到了別人不願去的地方——板江鄉。

從縣城到板江鄉,從地圖看很近,不過四十公裏的路程。可是實際上真要坐車走起來的花四個多小時。是山路不算,縣城到鄉裏的還隻有一條砂石路,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交通隻是隔天才有一班十二人的私人營運的小巴車進出鄉裏。坐著這個完全達到報廢車標準的小巴,晴天人會變成白毛鬼,雨天人會變成泥湯猴,更有甚者,雨下得大點,在車裏也得打著傘。人在車裏,知道的是在坐車,不知道的還以為人都在車裏練習三級跳呢。砂石路砂石路,不僅有砂,還有石頭呢,那些突兀在路麵的拳頭大小的石頭早就被磨得光滑無比,車輪胎壓在上邊打滑起來可是相當容易,車子也因此添了十二分的顛簸。每每坐著這樣的車,成功就會想起《圍城》裏方鴻漸一行的千裏奔命而自憐。

成功暈車的毛病就此落下了。

從此,成功是逢車必暈,而且,發展到後來,隻要是說要坐車,就能條件反射似的開始發暈,如果是要今天坐車,那麼他昨天就已經開始暈了。成功暈車的程度還不低,那就是每回非要把膽汁都吐出來不可,直吐得那叫一個天昏地暗,暈車的後果就是成功出城的機會大大的降低了,不說放假,連過年成功也是盡量呆在學校裏。沒辦法,他實在是怕了。

於是,下鄉七年,成功回縣城的次數寥寥,連過年也不過是回去與父母團聚過兩三次。成爸成媽知道他這個毛病也就沒有強求他。

由於地處偏僻,條件惡劣,有路子的都不會到這兒來,因此,板江鄉中學師資奇缺。於是,成功一個人教三個班的語文、英語還有曆史,但是拿一個人的工資。成功倒是不在意,反正他孤家寡人一個,閑著也是閑著。這裏的學生百分之百的是農家子弟,在上小學以前十有八九沒見過書,升上了初中的也是除了那幾本課本就不再有別的知識來源。這樣的學生如同白紙一樣單純,好教得很。學生單純,人際關係單純,這樣單純的生活繁忙倒也充實,成功在這個沒電沒水的窮鄉僻壤呆得很是安逸滿足。

可是,變動到底還是來了。早在年前就聽得吵吵,說是板江鄉要並入相鄰的三元鄉,機構要合並重組,中學也同樣要合並重組。合並以後,一部分老師就要精簡下來了。聞風而動的人們開始了奔波,平靜的校園

成功雖然隨遇而安,不問世事,但是他也是懂的,象他這樣沒錢沒勢平平無奇的人很容易成為精簡的目標的。所以,他終於還是硬著頭皮坐車回城裏想探探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