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壹是皆以修身為本(1 / 2)

關嫣的老師原是方外之人,曾從“天公將軍”張角參與“黃巾起義”。後“黃巾起義”失敗,眼見國運日廢,軍閥並起,群雄逐鹿,民不聊生,心灰意冷雲遊四方。這日偶然聽說荊州關羽為女兒延師,他敬重關羽忠義,便自薦入府。關羽見此人仙風道骨,神采奕奕,氣宇軒昂,有與神遊八極之表,便知此人來曆不凡。邀其上座,此人也不推辭。關羽問“道長如何稱呼?”此人曰“貧道甪過”。關羽自揣“初,巨鹿張角自稱\u0027大賢良師\u0027,奉事黃老道,畜養弟子,跪拜首過,符水咒說以療病,病者頗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於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十餘年間,徒眾數十萬,連結郡自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遂置三十六方。方猶將軍號也。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渠帥。後,黃巾起義失敗,張角徒眾做猢猻散。此人自稱‘甪過’,而‘甪’字不正是‘角’字放下屠刀嗎?而‘過’又是過失也是過去之意了”。關羽便又問“道長從何而來?”此人道“從來處來。”關羽便不再多問,向道長深施一禮,說“請道長屈尊暫住,我將擇一吉日,讓小女行拜師禮”。

拜師這日,關府上下早已準備齊備。嫣母讓關嫣早早起床為其梳洗,說“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先正衣冠,後明事理。”然後帶關嫣進外堂,隻見甪過道長正堂端坐,關羽側坐相陪。見關嫣進來,關平馬上端上一個銅盆,嫣母讓關嫣將手放到水盆中正反各洗一次,然後擦幹。關羽說“行盥洗禮,希望嫣兒能在日後的學習中專心致誌、心無旁騖。”關平退下。關嫣上前雙膝跪地,叩拜道長。關興上前為關嫣遞上一個帖子。關嫣接過帖子,雙手舉過頭頂向道長獻上投師帖子。甪過道長接過帖子打開看了一下,是關嫣的生辰八字,含笑頷首。

行完叩首禮後,嫣母為關嫣端過一個托盤,裏麵盛有六禮束脩,有芹菜、蓮子、紅豆、紅棗、桂圓、幹瘦肉條。關嫣亦舉過頭頂,道長含笑接過,說“你父母為你用心良苦,你看這芹菜寓意為勤奮好學,業精於勤;蓮子心苦,寓意苦心學習;紅豆寓意紅運高照;紅棗寓意早早成才;桂圓寓意功德圓滿。我本應回贈《論語》等禮物。但我知貴府書香,既要習武,兵器不可不趁手。為師就贈你一柄桃木劍吧。”說著他從身上解下劍鞘,遞與關嫣。關嫣手握寶劍,隻覺木氣沉重,抽出看時更是木香沁脾。她望望父親關羽,關羽知道家最講仙緣,而桃者為五木之精,亦稱仙木,故有辟邪、安神、納福的作用,更是安康長壽的象征,便含笑點頭。道長笑曰“古神話中,有誇父逐日,幹渴而死,化為桃林,有神荼鬱壘,二神用桃劍擊殺妖魔,以保百姓安寧,我教即以拯救蒼生為己任,便將此物加以傳承。而桃木以果實為主,它的樹幹,粗短彎曲,又易變形,所以取材極難,此劍的原料倒也有些來曆。想當年漢明帝在位期間,曾主持一次祭祀壽星儀式,他親自奉獻供品,宣讀表達敬意的祭文。同時還安排了一次特殊的宴會,普天之下,隻要年滿70歲,無論貴族還是平民,都有資格成為漢明帝的座上客。盛宴之後,皇帝還贈送酒肉、穀米和一柄做工精美的手杖。”關嫣說“這個我知道,在《漢書·禮儀誌》中有過記載”。道長笑著點點頭,又道“其中一個老人為感念明帝恩澤,便將手杖插入土中,每日參拜供養。沒想到者手杖受日精月華,數年間竟生根發芽,又數年竟結出了仙桃。老人甚喜,便將桃子分與村中年長者共食。此善舉被一代代傳下來。可惜後來天下大亂,老人後人未免桃樹受戰火荼毒,便將桃樹砍下,敬奉於我師,請他以此製劍斬除奸佞。我師將桃木交由我製成法器,我經泡、蒸、煮、捂、晾、幹燥、打磨、拋光、雕刻等十八道工藝,將木製成此劍,你看他色如紫銅,清香亦人。”關嫣叩首謝過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