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覓渡》自注16條(3 / 3)

⑥由於《三國演義》、《水滸傳》和諸多武俠小說的灌輸,一般中國人腦子裏的英雄都是力量型的,不惜力、不惜命,所謂兩肋插刀,一諾千金,長於力而短於理。如張飛、李逵、項羽、秦瓊等,就是對智力和威望較高的關羽、嶽飛,也是著力渲染其大刀、長槍上的功夫,這是一種圖痛快的誤導。英者英明、聰明,雄者強勝有力。隻靠強力當不了英雄,重在英明識大理,識社會規律之理,順乎曆史潮流。這樣的人不圖痛快,不輕言死,他一息尚存,就用每一分力、每一點知識、每一點的可能去推動曆史,將自己的生命擠出每一滴油去潤滑曆史的車輪,直到最後力氣和機會全部用盡,才以身當燭,躍向死亡,化作最後一束光,照亮曆史。周恩來在最後的歲月中於病床上與“四人幫”苦鬥亦屬此。這才是英雄,理性英雄,曆史英雄,而不是意氣英雄,所以他能擔大任,吃大苦,受大辱,無論其大事成與不成都是英雄。史可法守揚州,明知不可守而守;譚嗣同變法事發而不逃,明知死而就死;抗日名將張自忠在陣地將失,身為主將完全可以安全撤離的情況下,甘願留下來與將士一同殉國。

⑦所有的人在正與邪、善與惡之間都可以選擇正和善,都可以成仁取義,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有業務成就。以業務巨匠、大師而自願捐軀成仁取義者,就如元帥、將軍去舍身堵槍眼,其心其情更感人,其悲劇含義更撼天地。

⑧“資源”有“多宜性”,如土地可種田,可開工廠,可建住宅等,資源利用,是於多種可能中擇優選其一。人這種資源最具多宜性。一個人可以幹三百六十行,唯有冒死的工作是輕易不選的,尤其當他才華橫溢、成績卓著之時。所以各國在戰爭時期,一般科學家、藝術家、學者都不上前線,盡量轉移保護,不是保其命,是保其才,保國家財富資源。民族災難當頭,國家寧肯犧牲更多的常人而將生的希望留給少數英才,這是國家全局利益。如果個人自恃有才,讓別人為自己去死,這不是為國惜才,是為己保命,是極端個人主義。當為國為民去獻身時,人的價值隻剩下一個“義”,這時人人平等,隻要有生命的人都可以做到這個“義”,這時就是一個最普通的人勇敢就義,也可以立時激起全民族的尊敬,而一個最知名的人的退縮也可激起全民族的唾棄。

⑨隻以中共一大12個代表為例,在以後的大浪淘沙中就分出了英雄與叛徒。第一個犧牲的是何叔衡,1935年死於突圍途中,以後還有鄧恩銘(1931年)、陳潭秋(1943年),被捕後死於敵人屠刀。張國燾1938年叛變革命,周佛海則成了漢奸,另一漢奸陳公博,1946年被判處死刑。

⑩理性最強,理不可擋。曆史上弱身而擔大任,並以死明理之例甚多,如文天祥、史可法等,這是任何強敵都無法使之屈服的。

(11)一死足以明心跡。盡管在瞿秋白身後對之有各種說法,但他慷慨赴死這一點誰也不敢否定,誰也不能否定。隻此一點,就足以擋住所有潑來的汙水。這是本文的支點。

(12)坦白最可愛。有一聯曰:“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隻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隻是本然。”瞿秋白之偉大是他將自己還原成一個本來的人,當然他的本來裏麵就有許多偉大的成分,遠比常人多了許多東西。但不管多也好、少也好,他不增減,不掩飾,難能可貴。

(13)“黨”大還是“人”大?“人生”大,還是“革命事業”大?從具體來講,是“黨”大、“革命事業”大。黨領導中國人民求解放的事業是迄今曆史上最輝煌的事業,生逢其時的每一個有作為的、個體的人都應投入其中,為之犧牲。一個具體的人不可能脫離社會實踐,如佛道修行那樣去追求成什麼偉大的人。從抽象來講,是“人”大、“人生”大。因為在黨及其事業之前便有人、人性、人格,如我們推崇的司馬遷、文天祥等。在階級、政黨消失之後,還會有人、人性、人格。這是整個人類長河、人類史中需連續積累、提純並得到公認的一種公共道德,一種精神文明。在黨的事業中所造就、考驗出的人格,會超出黨、階級、事業之上,而成為全人類及全部人類史的財富。共產主義事業既然是人類最輝煌的事業,是人類先進文化的代表,它的偉大實踐所錘煉的共產黨人就應該是超出事業本身而更達人類優秀品格,即人格的最高峰。如馬克思頑強的探索精神,斯大林在領導反法西斯鬥爭所表現出的非凡勇氣,毛澤東的智慧與周恩來無私的犧牲精神等,他們都遠遠超出了本黨、本國,不僅贏得了全世界的尊敬,還將超出當時、當代,成為全人類的曆史財富,永彪史冊。

(14)用“平原之山”與“穀邊之峰”是為遞進疊加之比,求一個“更”字。以開掘讀者意想不到之效。古書所謂“水晶盤裏走明珠,紅杏枝頭籠曉日”,李清照詞“梧桐更兼細雨”,都是此法。

(15)悲劇比喜劇深刻是因為它留給人遺憾,有遺憾就有思考。喜劇讓你圓滿,滿則不思,亦無可思。一個人前半生的悲劇是他後半生的財富,他一生的悲劇則是後人的財富。

(16)就本質來說,生命是一個物質交換的過程。物理學和哲學都已證明萬物皆變。花會開,樹會長,草會黃。一克鐳,3200年後就會自然消失而變成鉛。人們雖然惜春常怕花開早,但又總是落紅無數。要留住生命中的一個點是不可能的,我們說享受生活,其實是享受生命的過程。是運動,是追求,是思考。雖然它也會有果實,但那隻是過程的一部分,是階段性的果實。其價值恰在於昭示過程的進行,並啟示人再去追求下一個目標。繡花的金針比金針繡出的花朵更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