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閱讀是精神生活(1 / 2)

1

閱讀是與曆史上的偉大靈魂交談,借此把人類創造的精神財富"占為己有"。寫作是與自己的靈魂交談,借此把外在的生命經曆轉變成內在的心靈財富。信仰是與心中的上帝交談,借此積聚"天上的財富"。這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三種交談,而這三種交談都是在獨處中進行的。

2

閱讀是個人的精神生活,一個真正有閱讀愛好和習慣的人,必定是自己選擇適合於他的精神食糧,不會跟著媒體跑。這和是不是所謂"精英"毫無關係。你不是作為"精英",但必須是作為"個人",而不是作為"大眾",才能走進真正屬於你的書籍世界。使我反感的正是現在這種由強勢媒體主宰多數人閱讀取向的局麵,一段時間裏人們一窩蜂全去讀某一個作家或某一本書,這些僅僅跟著媒體跑的人是不折不扣的"大眾",而不再是"個人",我在此意義上稱之為"大眾文化消費",定性非常準確,一點兒沒有冤枉他們。

3

置身於傳統之外,沒有人能夠成為思想者。做一個思想者,意味著以自己的方式參與到人類精神傳統中去,成為其中積極的一員。對於每一個個體來說,這個傳統一開始是外在於他的,他必須去把它"占為己有",而閱讀經典便是"占為己有"的最基本的途徑。

4

人文經典是一座聖殿,它就在我們身邊,一切時代的思想者正在那裏聚會,我們隻要走進去,就能聆聽到他們的嘉言雋語。就最深層的精神生活而言,時代的區別並不重要,無論是兩千年前的先賢,還是近百年來的今賢,都同樣古老,也都同樣年輕。

5

文化環境不是物理學意義上的環境,對它的理解不能局限於當下的一時一地。幾千年來,人類的精神探索形成了一個偉大的傳統,這個傳統既包容又超越了一切時代和民族,對於人類每一個有心提高自己精神素質的成員來說,它都是最廣闊也最深刻的文化環境。

那麼,我們到哪裏去尋找這個傳統呢?我的回答是:到經典著作中去,因為經典著作正是這個傳統的最重要載體。

6

每一部經典作品都紮根在人類精神生活的至深土壤之中,正因為如此,所以能夠在不同時代的個人的心靈中抽出新芽。

7

閱讀經典,就是在今天成為一個醒客,就是今天的醒客與曆史上那些偉大的醒客對話。這時候你會發現,其實你並不孤獨,存在著一個醒客的世界,這個世界超越於曆史的變遷和人間的喧嘩而長存,把一切時代的思想者聯結成一個整體。

8

直接向大師學習,這是我的閱讀定位,我自己受益無窮,因此也樂意推薦給別人。中外經典名著是人類的偉大精神財富,最好的東西就在那裏,為什麼不去享用,卻把時間浪費在次好的、較差的東西上?

9

書籍是人類經典文化的主要載體。電視和網絡更多地著眼於當下,力求信息傳播的新和快,不在乎文化的積澱。因此,一個人如果主要甚至僅僅看電視和上網絡,他基本上就是一個沒有文化的人。他也許知道天下許多奇聞八卦,但這些與他的真實生活毫無關係,與他的精神生長更毫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