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非職業的寫作(1 / 2)

1

以為閱讀隻是學者的事,寫作隻是作家的事,這是極大的誤解。閱讀是與大師的靈魂交談,寫作是與自己的靈魂交談,二者都是精神生活的方式。本真意義的閱讀和寫作是非職業的,屬於每一個關注靈魂的人,而職業化則是一種異化。

2

文學是心靈生活的一種方式。一個人認真地傾聽自己靈魂中的聲音,為它尋找語言的表達,這就已經是文學了。本真意義上的文學是非職業的,屬於每一個熱愛生命的人。青年天然地熱愛生命,年輕的心是文學的天然沃土。誰在青春期沒有寫過詩?誰在大學時代沒有自己的抽屜文學?文學是無數青年的秘密情人或公開情人,在一定意義上,秘密情人比公開情人更甜蜜也更忠貞。有一些青年後來和這個情人結婚了,成了專業作家。不過,眾所周知,婚姻中有太多的利益考慮和規定動作,往往不如愛情那樣純粹和率真,甚至有可能成為愛情的墳墓。

3

當一個少年人並非出於師長之命,而是自發地寫日記時,他就已經進入了寫作的實質。這表明:第一,他意識到了並試圖克服生存的虛幻性質,要抵抗生命的流逝,挽留歲月,留下它們曾經存在的確鑿證據;第二,他有了與自己靈魂交談、過內心生活的需要。

寫日記一要堅持(基本上每天寫),二要認真(不敷衍自己,對真正觸動自己的事情和心情要細寫,努力尋找準確的表達),三要秘密(基本上不給人看,為了真實)。這樣持之以恒,不成為作家才怪呢,--不成為作家才無所謂呢。

4

寫日記是心靈生活的好方式。我的體會是,通過寫日記,第一能把自己的外在經曆轉化成內在財富,從而使心靈豐富;第二能經常從熱鬧的外部生活中抽身回來,與自己相處和對話,從而使心靈寧靜。

5

遇到惡人和令人痛苦之事,寫日記是從痛苦中解脫,這時候你成為一個認識者,與身外遭遇拉開距離,把它們當成了借以認識人性和社會的材料。遇到可愛之人和可喜之事,寫日記是甜蜜的重溫,是把快樂藏進了心靈的保險箱。在這兩種情況下,都是心靈財富的增長。

6

我自己也有過少兒時代,曾經也是一個小讀者。那當然是老早的事了,但是,兒時的求知渴望,少年的惆悵心情,仿佛仍在我心靈深處的某個角落裏潛藏著,我是一點兒不陌生的。

我一路走來,走了人生大半路程,離那個從前的男孩越來越遠。然而,我有一個感覺,我覺得自己好像一路都在和那個男孩做伴,與他交談,不斷地把我的所見所聞和所感所思告訴他,聽取他的回應。我誠然比他成熟,也許有以教他,但他不隻是我的學生,他那麼純真、敏感,本能地厭惡一切空話和假話。

深藏在我心中的少兒時代同時也是一個良師,一直在檢查我的作業,督促我做一個誠實的思想者和寫作者。

7

我所理解的文學,就是把真實感受到的東西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很簡單,是嗎?然而,這並不容易。難就難在感受原是非語言、前語言的東西,卻要把它轉換成語言。在多數情況下,人們並沒有進行這種轉換,而隻是在使用一些現成的語言,所以並不是在表達自己真實感受到的東西。在這裏,我姑且假定他們是擁有這種東西的。